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皇宫生活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唐太宗杀弟夺妻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深宫实录 ( 字号:   )

唐太宗(599-649年),即李世民.李渊次子.隋末劝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曾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即帝位.贞观四年击败东突厥,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还曾发展西域交通.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嫁吐蕃王松赞干布。

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是长安教坊的一个舞妓,她冰雪聪明,眼眸顾盼间摇人心旌.且知书识字,能吟诗做赋,后被李元吉收为妃子,十分受宠.杨氏生得体态风流,性情柔媚,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风杨柳,在唐室王妃中最为美艳.杨妃的美貌,任何铁石心肠的人,见了她也要动心,纵是李世民也不例外。

唐高祖李渊的元配窦皇后生有四子: 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早卒,四子元吉.李建成为太子,但李世民觊觎帝位,且在灭隋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实力.李元吉在这场钩心斗角的权力争夺中站在了李建成这一边.武德九年六月,年仅二十四岁的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死.玄武门之变三天以后,唐高祖李渊宣布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处理国家一切政务.杨妃平时与秦王李世民妃长孙氏交情莫逆.李元吉身亡家破,杨妃正花样年华,只落得孤帷寂寞,举目无亲,长孙氏念及旧情,常邀她过来叙旧,好言劝慰。

一天,正当杨妃与长孙氏坐谈,忽然李世民进来,杨妃起座相迎,待李世民坐定,她屈膝下跪,对着李世民请求把她处死,反弄得李世民不知怎么办好.长孙氏慌忙劝解,杨妃娇啼宛转,楚楚可怜,其实这不过是杨氏献媚的手段.李世民那样一个绝世英雄,也不禁情肠凄楚.况且她淡妆浅抹,秀色可餐,那种哀艳态度,真是笔墨难述万一,令人魂销魄荡.李世民离开了座,连称请起.长孙氏忙来搀扶,好容易才把杨妃挽起,杨妃还是哭个不停.李世民说: “王妃不要过悲! 齐王谋乱,与王妃没有关系.我在世一日,总会休戚与共,不要过虑! 若嫌在齐王府寂寞,不如徙居我这里,好在你姊妹两人,一向没有嫌隙,彼此相安度日,我也免得担忧了.”

杨妃本是个随高逐低的人物,当然唯命是从,当天便迁居过来.李世民早已看上这娇娇滴滴、袅袅婷婷的弟媳,特地收拾了一间干净的内室,凡室中一切布置,都是李世民亲手安排布置,又让心腹侍女数人,作为杨妃室中的服役.遇到春秋佳节,李世民每赏赐妃嫔花粉珍宝,也照样赏赐杨妃一份.元宵那一天,日本国遣使朝贡,贡品里面有鲛绡宫帐两顶,是南海中鲛鱼吐的丝织成的,薄得和蛛网一般,拿在手中像空气,挂在床上,里外明彻.李世民收入后宫,一顶赐与长孙氏,一顶却赐与杨妃.从来宫中赏赐,没有人敢与长孙氏相同的.女人家最容易被这些打动,杨妃不禁暗自心喜.李世民平日无事,便往她室中叙谈,渐渐地开始不避嫌疑,最后到耳鬓厮磨,两情入彀。

李世民偶然有一天不来,杨妃心中便好似丢了什么似的,饮食无味,魂梦不安.一待到听得外边有脚步声,杨妃便不觉柳眉轻舒,桃腮凝笑。

一天深夜,夜漏将半,杨妃已经就寝入睡,忽然侍女进来说: “太子到了.”杨妃慌忙穿衣起床,略整衣裳,便出去相迎。

李世民进来,与杨妃行过了礼,杨妃问: “殿下为何深夜到此? ”

李世民说: “父皇召我侍宴,多饮了几杯酒,说的上内禅的事,至此才得脱身,因此来得过迟了.”

杨妃立即跪下称贺,李世民趁着酒意,竟用手搀起杨妃的柔荑: “我还尚未受禅,怎好受贺? ”

杨妃轻轻推开李世民的手,才半嗔半喜地站起来.这时正值仲秋,皓月当空,月光的清辉洒进来,室内银烛高烧,人影约约绰绰.李世民在灯月下定睛瞧着杨妃,见她云鬟半卷,星眼微饧,穿一套缟素罗裳,不妆不束,却更显出明媚如玉.杨妃见李世民注着双瞳,也不禁宛尔一笑。

李世民转顾明月道: “中秋将至,想嫦娥在广寒宫,应亦望团圆.”杨妃凄然说: “不料天上也有残缺.”李世民微笑: “我今夜踏月而来,王妃可否与我一起赏月? ”

杨妃尚未来得及回答,侍女已在一边凑趣说: “厨下尚有酒肴,搬了出来,就可赏月了.”那时西轩早启,晚宴初陈,李世民邀杨妃入席,真所谓: “酒为色媒,色为酒媒.”杨妃入席时,还有三分腼腆,及至酒过数巡,渐把羞涩撇在脑后,抬头看着风流倜傥的储君,英姿洒落,眉宇清扬,再回忆那齐王元吉,与李世民生本同胞,偏长得一俊一丑,大不相同,想到这里,杨妃禁不住意马心猿,竟把平生的七情六欲,一齐堆集拢来.李世民几次温存,她也不见不闻,仿佛痴了一般,惹得席旁侍女,都吃吃地暗笑,杨妃方才回过神来,不由得两颊愈红.李世民说: “夜已很深了,再喝一杯便撤席罢.”于是各斟一满杯,彼此一饮而尽,以做两人的交杯酒.侍女撤去残肴,单剩两人在床帏里成就了好事。

隔了数日,唐高祖禅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册长孙氏为皇后.杨妃被纳为妃嫔,日加宠眷.太宗嬖宠杨妃,便也捎带着为死去的李元吉加封,追封为海陵郡王.后来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欲把杨妃升入正宫,魏征再三争论,说陛下须为万世家法,万不可使失节妇人母仪天下,太宗只好死了这条心.新旧《唐书》后妃传里没有杨妃的位置,只在叙述她生的儿子曹王明列传里捎带提了一句.据《新唐书》: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征谏曰: "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贞观二十一年,始王曹,累为都督、刺史.高宗诏出后巢王.永隆中,坐太子贤事,降王零陵,徙黔州.都督谢佑逼杀之,帝闻,悼甚,黔官吏皆坐免.”又《旧唐书》: “诏令继巢剌王元吉后.”太宗将曹王明过继给已死的齐王元吉当儿子,而且最后被地方官杀死,可能那时杨妃已经失宠。

至于杨妃最终的结局历史没有记载,大约不外是两种: 老死窗牖间,或者像武媚一样出家为尼。

下页:李莲英“丢掉脑袋”之谜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