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可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也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部书。
古代巴勒斯坦地区的希伯莱人(包括以色列与犹太人),曾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部最宝贵的文献,就是我们所说的《圣经》.它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旧约》是犹太教的《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个部分.内容包括世界和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犹太民族古代历史和犹太教的法典,先知书、诗歌、格言等作品,汇集了公元前1300 年至100 年间的资料.《新约》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 卷,包括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传为使徒们所写的《书信》和《启示录》,成书于一世纪末至二世纪下半叶。
《圣经》一向被认为是宗教教义的经典,称为“圣书”.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对《圣经》的研究表明: 《圣经》并非是或不仅仅是“圣书”。
《圣经》在西方国家有深广的影响.有人认为,它不仅是信仰问题而且早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在那样的传统中教养出来的人来说,“《圣经》里的辞句和节奏,也会印在他的脑海,成为他思想组成的一部分……以至引用《圣经》的辞句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出自《圣经》”.西方一些道德、伦理甚至法的观念都与《圣经》有关,即使美国的《独立宣言》还称“人被造出来是平等的……”。
还有人认为,《圣经》中记录的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传说,历史学家、文学家的作品和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爱情诗之类,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旧约》,不少传奇故事记述具体,描写生动,许多诗歌写得非常优美,如《雅歌》,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还有人认为,《圣经》不但自身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西方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成了欧美文学的宝库和土壤.《圣经》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作家,如但丁、弥尔顿、拜伦、普希金等,都曾利用《圣经》提供的素材写作出了著名的作品.翻开《简爱》,还没有进入正文,作者第二版前言便定下一种基督教的基调.前言核心部分援引《圣经》写道: “亚哈不喜欢米该亚,因为米该亚对他作预言从不说吉话,单说凶言,也话他更喜欢基拿拿的爱谄媚的儿子;但是亚哈如果停止听奉承而听忠告,他倒可以逃过一场流血的惨死”(亚哈与米该亚的故事见《旧约.列王纪上》在这里作者把正义作家直接比作《圣经》中向暴君发出逆耳忠言的古代先知,即最权威的宗教与道德的维护者;她举萨克雷为这方面的典范,自己当然也包括在内.此外,这短短的一篇前言,从语言、文体而论,那仰扬顿挫,全然是《圣经》1611 年“钦定”英译本的节奏,而且用词古奥,语气重,恰似希伯莱先知的庄严的告诫.《简·爱》一书的叙述、对白和自白中有60 多处或引用《圣经》,或借用、化用其中的典故、故事、比喻和形象,行文直接提到上帝的地方更是多不胜数.尤其令人触目的是小说中心人物简·爱的塑造中受基督教《圣经》的影响。
还有人认为《圣经》“包含着为数颇多的原型意象,构成了系统的原型图谱,它们是犹太人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在文学中的反映,表达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感受、情感的思考,这些原型有相对的普遍适应性,以及人类感觉和联想的共通性,从而成了一种跨文化的符号,把《圣经》与欧美文学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它们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了欧美文学创作的灵感、触媒和更力重要的源头.(刘平炎: 《圣经文学的源流与原型》续三,《宗教》)。
因此,有人认为在评论西方文学作品时,不仅社会、历史、文化、心理、语言诸因素要考虑入内,看来基督教《圣经》的影响也应有一个地位.《圣经》的辞句、比喻、隐喻、形象、典故、故事等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多不胜数,有时索性构成作品的题材,《失乐园》只是一例而已.而《圣经》在文学作品中的渗透和影响未必都是‘思想局限’和‘消极影响’,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作家,如威廉·布莱克、威廉·莫里斯等不都从《圣经》取材吗? ”(朱虹《基督教〈圣经〉与〈简·爱〉》,刊《读书》1987 年第2 期)。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圣经》是一部反映古代中、近东事实和传纪的史书.例如《旧约全书·创世纪》中有一个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按照上帝的旨意,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用歌裴木造了一只方舟.当洪水来临时,全世界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一切生灵都被淹死了,唯独诺亚的方舟载着他的一家老小和动物漂浮在无垠的水面上.以往一直认为这不过是荒诞离奇的传说.但不久前在伦敦博物馆工作的史密斯在译读一首史诗时,发现其中一段有关洪水的讲述,与之十分相似.看来,神话般的传说中还包含着历史的真实.《创世纪》还说: “7月18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亚拉腊山在土耳其东面,该国探险队于1955 年在亚拉腊山顶的冰河中找到一块木头残片,经科学家鉴定,至少是5000 年前的歌裴木,很可能就是方舟的残片.一些考古学家和史学家根据资料认为: 在与《圣经》记载洪水方舟的相近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的确有过一次特大洪水.这场罕见的大水不过是区域性的,绝不会淹没整个世界.(王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