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元曲《上高监司》的作者是谁?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在元代的散曲作品中,若以现实性和思想性而论,作于元朝后期的套曲《上高监司》可以说是代表作。

这套散曲以沉郁的笔调描写了当时灾民的悲惨遭遇,而且愤怒地斥责了富豪大商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现了元代社会严重的阶级压榨,其中的[滚绣球]这样写道: “偷宰了阔角牛,盗斫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痛分离是何情况! 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对于这部散曲的成就,似乎已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而且这部散曲是写给当时的江西道廉访使高纳麟,也是确切无疑的.但是这部作品究竟谁是作者,长期以来却始终没有定论。

最早辑入这首套曲的散曲总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著录下两个刘时中: 前集卷三所收《上高监司》曲下,署为“古洪刘时中”作.古洪指今天的江西省南昌附近地区,一般认为刘时中为南昌人.可是,在前集卷三[殿前欢]、后集卷一[四块玉]诸曲,亦署名刘逋斋.又注云: “时中号逋斋,翰林学士.”这个做过翰林学士的人,据考订则是山西省石州宁乡人,又名刘致.到底“古洪刘时中”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还是人们把曾在江西任官的刘致误说成“古洪刘时中”,这就产生了一个疑团。

进入现代以后,《上高监司》套曲的思想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之而来,它的作者问题也就被提了出来。

最初阶段,刘致创作说占统治地位,郑振译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均只介绍刘致,把《阳春白雪》中属于刘致的60 余首小令和“古洪刘时中”的两首套曲统统置于刘致名下,而对“古洪刘时中”,只字不提。

60 年代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有人开始把两个刘时中混为一谈,如隋树森编《金元散曲》说“时中号逋斋,古洪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持这说.后来又有人趋于承认两个刘时中,以现有小令归刘致,现存套曲归“古洪刘时中”.由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注释中说: “元曲家有两个刘时中,现存小令作者为石州宁乡(山西平阳县)人,因父任广州怀集令,流寓长沙.大德二年为翰林学士姚燧所知赏,被荐为湖南宪府吏,后任永新州判、翰林待制、浙江行省都事等职.现存套数(曲)作者为南昌人,以其《代马诉冤》套曲来看,可推知为落魄文人.”

近年来,《上高监司》套曲的作者是谁的争论再度兴起.分歧双方相互间论辩驳难的激烈程度远胜于前,而且在论据上也比过去要充分得多.其中孟繁仁力主刘致创作说,并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提出了四条判断标准: 一、散曲作于上距发行楮币60 年左右;二、当时江西正发生一场旱灾;三、有一位出自相门之后又做了宰相的高姓监司主持了赈灾工作;四、当时曾爆发过一次“红巾起义”.根据这些标准,孟繁仁推断套曲作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理由是正值中统元年始行钞法后57 年,与60 年之数相近;又据《元史》记载,延祐二年五月,南昌附近曾遭旱灾侵袭,符合曲中“去年时正插秧……旱魅生四野灾伤”的说法;高监司指当时正在江南诸道行御台做侍御史的高昉,他的祖上曾仕金为太师,他本人也于延祐三年冬十月被召为“中书参知政事”,四年升中书左丞,五年升中书右丞,与套曲所说完全吻合;至于“红巾”起义事,系指延祐二年七月至九月发生的蔡九五起义.孟繁仁的这个解释虽说很全面,但也有不妥之处,如一、蔡九五起义史书上并无与“红巾”有关的记载;二、刘致虽然当时健在,但据有的学者考证,他并不在江西。

因而也有人坚持南昌刘时中创作说,孔繁信认为套曲作于至正十四年,因为此时红巾军已经起义,而且曾经在黄河流域被元军击败,首领韩山童被捕遇害,切合套曲“这红巾合命殂”的曲辞;至正十年(1350 年)江西诸地也发生过严重旱灾;若以至元年间实行钞法算起,当时恰好60 年多一点;那位在江西赈灾的高监司,他认为是至正十二年“复拜南台御史兼太尉,总制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军马”的高纳麟,而刘致在这时早已死去.孔繁信说法较为严密,但是也有漏洞之处,套曲中云: “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查高纳麟祖系和本人仕历,都未高居相位。

看来,以上两家说法均有道理,也都有难以自圆的地方,《上高监司》的作者究竟是谁? 以及高监司是何人? 这篇作品作于何时? 这一系列谜仍有待于人们用更新的、更为确凿的材料来作出圆满结论.(蒋建平)

下页:周仓其人其事如何?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