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文苑艺海-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蜀道难》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后即不胫而走,获得人们的高度评价.例如,贺知章在长安见到《蜀道难》后,大为赞赏,赞叹李白的杰出才华,目其为“谪仙人”.唐人选唐诗的早期代表作《河岳英灵集》也收录此诗,并誉之为“屈骚以还,鲜有其体”、“奇之又奇”的佳作。

然而,有关李白创作《蜀道难》的主旨,历代典籍记载不一.自唐以来,主要有四说: 一是为担忧杜甫、房琯的危险;二是为规劝安史乱中避祸入蜀的唐玄宗;三是为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四是描叙蜀地奇险的风光,别无寓意.据岑仲勉考证,《河岳英灵集》的成书最迟不会晚于天宝十二载.由此推知,李白写作《蜀道难》的时间,也当在这之前.而上述一、二两种说法,实于史事相悖.对于第三种说法,学人们在经过对史料的仔细检索后,一般也都认为证据不足.唯有第四说,才较为符合实际,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疑点”.所以,千余年来,对“李白为何要写《蜀道难》”这个问题,众说纷坛,难定一是.解放后,为了探索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这个悬案,研究者们曾展开过较为深入的讨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有人认为,《蜀道难》是李白在长安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作.从全诗的内容来看,李白是以从秦地到蜀地的路途中所经历的情景为线索来展开描叙的.开头几句是总写,诗人用非常强烈的咏叹语气,表达了对蜀道艰险的总体验.结尾意在与开头相呼应,劝友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流露了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和真挚感情.诗的主体部分则集中刻画了蜀道的艰险.李白从山的高峻上干云霄,山路的险阻难行、山林环境的危险及山地气氛的愁苦等方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语言,竭力渲染了去蜀地沿途的艰险和环境的危恶,希望王炎不要滞留蜀地,早日返回长安。

也有人认为,此诗主要“表现了李白感叹世途艰险,仕路坎坷”的悲愤心情.作者采用乐府旧题,袒露了自己命运多踬、怀才不遇的人生厄境,与他的《行路难》属同一主题.李白一生喜游名山大川,其中也不乏艰难险阻,这为此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更由于诗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饱经沧桑,尝尽了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暖.因此,他借景抒情,“表面上写蜀道的艰险,实际上抒人生的感慨”.全诗先写蜀道之难,其间穿插历史传说,然后又从各个侧面渲染蜀道之难的悲凉气氛.尤其是结尾则重在写造成蜀道之难的人为因素.如那些“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猛虎”和“长蛇”等,这就把它的主题表露无遗。

还有人认为,李白写作《蜀道难》,旨在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对时弊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他们又有两种看法.一是仍力主规谏唐玄宗的旧说,但由于和史实明显不符,并不为人所重视.二是提出了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唐帝国命运的关心”的新观点.因为诗中除写蜀道山川之险阻外,也写到了蜀地的地方势力可以任意凭险割据一方为非作歹,其中实凝聚着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体验,并为封建王朝的前途而担忧的心情.联系李白在长安的生活遭遇以及后来被迫离开长安的事实看,他惊叹蜀道之难,本是在惊叹当时极为黑暗的封建社会中世道的艰难,而通过极言山川的险恶,意在讽谕朝政的腐败和奸臣专权下做个正直人的艰难.诗中描写的一片愁云惨雾和极其恐怖的景象,“恰恰是危机四伏的唐王朝黑暗社会现实的缩影”.(张兵)

下页:隶书起源于何时?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