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千秋功罪-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李纯是死于“妻妾暖昧情事”吗?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民初的直系军阀、江苏督军李纯,1917 年坐镇江南,控制长江下游,与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号称“长江三督”,与皖系争雄而风云一时.可是到1920 年10月12日,却突然暴死于江苏督军公署.李纯是怎样死的? 是自杀,还是被人刺杀? 是一个众说纷坛,饶有兴趣的谜。

近人蔡东藩在《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有首叹李纯的诗,其中两句说: “无端拚死太无名,宁有男儿不乐生? ”诗后批云: “李纯虽不能无疵,要不得谓非军阀之翘楚,是何刺激,竟至暴死? 就中必有特别情由.但仍旧逃不出‘妻妾暧昧情事’这句话”.这里的“妻妾暧昧情事”,指的是李妾与马弁私通,被李发觉,结果被马弁刺杀而死.这虽是演义、小说家言,但决非于史无据.作者再三声明: “历史演义必须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要严格做到无一事无来历,要把‘临潼斗宝,鞭伏展雄’之类虚构的故事逐出演义之林”.所以此说当不至于视为失实的无稽之谈.关于李纯因妻妾暧昧情事致死之说,在其他一些稗官轶闻、野史杂著中,也有同样记述.当年曾任李纯书记官和军需课长的苏雨眉,在解放后所撰的有关李纯的史料中,也十分肯定地说,李纯是“死于同马弁私人间的桃色纠纷”(《李纯一生的聚敛》).由此可以推断,李纯死于“妻妾暧昧情事”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但与《民国通俗演义》几乎同时成书的台湾学者丁中江所著《北洋军阀史话》,则是另一种说法.丁氏认为,李纯之死,非死于李妾与马允情通之事,而是死于李与马弁的妻子有染,被马弁发现,一怒之下,把他杀了的(《北洋军阀史话》中册).丁氏所述李纯的死因与蔡氏所述不同,这很可能是当年同时流行的两种说法.也可能李既有妻妾暧昧情事,也有李与马弁妻子私通的事.这类事出现在当时并不奇怪,它反映了民国年间军阀的腐败本质和官场生活的极度糜烂。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自杀身亡.40 年代,由竞智图书馆主编吴虞公口述的《李纯全史》中有一篇《李纯之自戕》,首段说: “李抱病两月余,已渐痊可,力与图谋控制长江者,互争雌雄,忽于十月十二日晨四时逝世.省长以下各官,均至督署探问,街警加岗,军官往来如织”.又说: “据可靠消息,李于十一日晚问,尚在后花园散步,精力尚健,午间接命令,加英威上将军.李阅后,长吁一声.晚六时,向副官索连日上海报看,副官恐李见报激愤,假言报尚未到.至晚十二时又问,左右仍以未到答之.李深为诧异,谓何以数日报都未到.汝等骗我,遂大骂.并勒令承启官张某取来,众不敢违命,遂呈上.李阅后大哭,亦不言语,病遂加重,急电请西医须藤诊视,未开方即去.李就案写信多封,一时就寝.至三时,值日副官陈廷谟,在签押房,闻内有叹息声,未敢即入.旋陈呼内差,无人答应.陈入室,见室内无一人,李拥被而卧,一无声息,乃有弹自左胁入腹.又于床下得勃郎林手枪一枝,李遗书五封,方知李之死,实系自戕”.陶菊隐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金兆梓的《近世中国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李新、孙思白主编的《民国人物传》都采纳了这种说法。

六七十年代之交,对李纯之死,在台、港学术界也展开过广泛的讨论,较通行的说法也认为是自杀.有的说他因长期吸烟成痢,即吸芙蓉膏成瘾,“一时不吸即欲下便”,为病魔所困,对生活失去兴趣,而起了轻生之念.也有的说他原是冯国璋的部属,又与冯是直隶同乡,1918 年冯代理总统期满下台,他因失去依靠,表示悲观绝望,“遂以手枪结束自己生命”(开国煊《李纯传》).但对自杀之说,也有人表示怀疑.有人说: “以手枪自杀之人,宁有在床上而以枪自击其腹者乎? ”也有人说: “遗嘱指定,四妾各给二千元,以李纯之财产,李纯之地位,而有此遗命,亦非事理之常”,“且自杀时间,在清晨四时,亦甚可异”;至于在被褥堆中,举枪自杀,“枪声必不能闻于外,即闻亦不远.”还有人认为,“以李之为人,亦一健者,讵甘如此毕命,实令人费解”(《李纯轶事》)。

近年来,随着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对李纯之死的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例如,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沈云龙主编的《北洋人物史料三种》,既否定马弁刺杀说,也不赞成自杀说,而认为李纯之死是由李手下的军官与前帝制犯顾鳌合谋刺杀的.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 “一月前(即李死前一月),帝制犯顾鳌(字巨六、四川人,袁世凯称帝时任大典筹备处法典组主任.袁死后作为帝制祸首被通缉,出逃南京)由李下令拘捕,下之于狱,并经秘密审讯,顾氏承认此来为运动帝制,与苏省军官密谋接洽,并历举其名,中有一人,自民国以来,即与李督甚为接近,且为李一手提拔,擢升要职.李氏闻之固然之怒,然亦无法,因兵权皆在其手也.及后奉上方命令释放,此殆由于张作霖之授意,李亦不言其释放之理由,此十日前事也.顾鳌既释,某军官即密谋害李,其计划极慎,其布置极周,遂获成功.”但也有人对此说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所以李纯之死真相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悬案,(黄清根)

下页:孙中山和黄兴相识的介绍人是谁?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