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千秋功罪-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年羹尧因何被杀?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间人,出身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乱.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后,十月入京觐见受封.时功盖天下,位极人臣,受封为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衔,二子分封子爵、男爵,其家仆皆封四品顶戴副将,一时炙手可热,权势显赫.然不到一年后便被雍正皇帝尽削所有官爵,列92 大罪,终赐自杀.年羹尧成败之速,异于寻常,被史家列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为何被杀,却众说纷坛,成为清史上一个颇有兴味之“谜”。

一些人认为这与雍正夺嫡有关,故杀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学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钟翰的《清世宗夺嫡考实》(《燕京学报》36 期,1946年6月)都持此说.据说康熙临终时指定十四子胤禵嗣位,四子胤禛串通年羹尧、鄂尔泰、隆科多,矫诏篡立.其时十四子胤禵在四川为抚远大将军,原可挥兵争位,然受制于川督年羹尧,遂无能为力.新君立后,为酬羹尧拥立之功,大加恩赏,然这不过是“迷汤”,实则对这些知情者已存杀心,最后终杀之。

有些人不同意此说.认为雍正初羹尧受宠,并非雍正先笼络而后杀之之由,而是皇帝对他效忠辅弼的奖励.他为其藩邸旧属,又有郎舅之亲,故常对他恩赏有加,这决非对他灌“迷汤”.且雍正继位时,他还在川平乱,未参与焉,何以得知内情? 故上说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等作者,都认为年羹尧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杀.《清史稿》载: “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傲,……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候者,年颔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亦认为“年挟拥戴功,骄益甚”.且年残暴对待部下,任人唯亲,乱劾贤吏,引起公愤,也为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杀。

更有一说,认为年羹尧死是因为他自立为皇帝.乾隆时学者萧奭在《永宪录》中提到: 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做皇帝的事.陈捷在《年羹尧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说,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羹尧失宠被夺兵权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 不谐矣.始改就臣节.”进而认为这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只因“事不谐”,方作罢“就臣节”而已。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主要是雍正为人阴鸷猜忌,不能容人,尤其不能容功臣.加之年羹尧自恃有功,言行不检点,雍正更不能容忍,在剪灭其兄弟绣禩、胤禟后,借题发挥,以羹尧所上贺章字迹潦草,并把“朝乾夕惕”四字颠倒为“夕惕朝乾”作为借口,暗喻臣下劾奏,连降羹尧18 级,罚至杭州看守城门,终罗织罪名,令其自尽,家产抄没入官。

到了近现代,各说众多,或认为年被杀乃“鸟尽弓藏”之必然现象;或说是主奴间有旧怨在先,羹尧又恃功骄傲在后,使君主生疑、畏、厌、怒之心等等。

今人杨启樵(现任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教授)在对《雍正朱批谕旨》作了长期研究后,在其著作《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专辟一章谈“清世宗与年羹尧的恩怨轇轕”.根据史料,力排他说,提出独到见解.他认为: 首先,胤禵并未受年羹尧的钳制,因胤禛继位极为秘密,手操京师兵权的隆科多,于圣祖(康熙)驾崩后翌日,即令六日内紧闭京城九门,故消息无法泄漏,更谈不上胤禵挥兵争位受年扼.其次,既如此,年也并无拥立之功,故雍正杀年以灭口的杀知情者之说当然也不能成立了.恰恰相反,他认为从雍正朱批中,可发现很多雍正对年羹尧的赞语,如雍正二年闰四月十九日付德折朱批: “军旅之后,获兹膏泽,实乃大将军年羹尧忠勤之所感召.”又如稽曾筠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折朱批: “西海一事,岂人力所能者,皆因年羹尧能此二字,天下大臣,皆当法其心也.”(《雍正奏折》)更有在朱批中称年羹尧为忠臣、功臣、恩人的.且年在雍正二年入京觐见之前,与雍正并无个人私怨,雍正及在京百官均“极盼”与年羹尧这一功臣相见.然入京觐见不到两月,雍正即屡屡下旨严斥,何也? 主要因年恃功自傲,妄荐亲信胡期恒为甘肃巡抚、岳周为西安布政使、刘廷琛为广西布政使,滥参四川巡抚,致疑,雍正后曾有朱批“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尧乃一榜样,终罹杀身之祸”(《雍正朱批谕旨》一函,石礼哈).可见已招世宗猜忌.总之,杨启樵认为年羹尧被杀原因有三: 一是世宗赏罚分明、功赏过罚,毫不留情;其次,世宗因派到年羹尧手下监视年的情报员被收买,大为恼火;其三乃是年羹尧骄横贪暴自致死地.结果“年羹尧自难逃越鬼门关,而多年来,却使世宗反蒙杀功臣的污名”。

以上诸说,至今未统一,还请读者自辨吧!(忻平)

下页:洪秀全是怎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