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千秋功罪-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顺治皇帝有没有皈依空门?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清世祖(1638-1661 年)爱新觉罗·福临,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即位,年号顺治.开始由皇叔父多尔衮代为摄政,至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亲政.先后灭南明福王、唐王、鲁王等政权.少年英武,虽亲政时间不长,却为清代近300 年的统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顺治十七年(1660 年)八月十九日,顺治宠爱的皇贵妃董鄂氏去世,他十分悲痛,不仅辍朝五日,而且将她晋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传说半年后,顺治勘破红尘,于次年正月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民国初,我国不少剧种都上演了《董小宛与冒辟疆》一剧,于是顺治帝当和尚的故事就传开了。

为什么《董小宛与冒辟疆》这一剧本和顺治出家有关呢? 这里先扼要介绍剧本情节: 世家公子江南名士冒辟疆,在绛云楼主人钱谦益及其妾柳如是的促成下,纳秦淮名妓董小宛为妾.清军南侵,董、冒失散.降清的明将洪承畴得到了董小宛,得知其为辟疆之妾,为泄私愤,将董伪作皇室栋鄂王之女,改名栋鄂氏,送到皇宫,顺治对董宠爱非常,封为贵妃.冒辟疆知道后,通过已做礼部侍郎的钱谦益,买通太监,混进宫中.夫妻相见,分外悲伤,正在此时,皇太后与皇后闯了进来,见状大怒,遂将董小宛白绫赐死.顺治一气之下,放弃帝位,于五台山皈依空门;而冒辟疆回到故乡江苏,终身不仕,老死乡里。

这个剧本的情节虽说很富有戏剧性,但是,当时确实盛传顺治为董小宛而出家的故事,蔡东藩在《清史演义》一书中写道: “宫中有位董鄂妃,乃是南中汉人,被虏北去,没入宫内.顺治帝见她身材窈窕,秀外慧中,竟把她格外宠幸,封为贵妃.”后来,“可怜一朵娇花”“与流水同逝”了.“顺治帝十分悲痛,辍朝五日……顺治帝经此惨事,益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纸,传出宫中”.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都有关于顺治帝因董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这样顺治出家的传闻就在民间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顺治一向好佛,宫中奉有木陈忞、玉琳琇二禅师,铃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他对木陈吝曾这样说过: “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他早有削发为僧的念头.临宣布他去世前几天,他还叫最宠信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广安门外法源寺)削发做和尚.顺治与孝惠皇后颇为不合,宠爱的董鄂氏一死,他以死为借口皈依了净土.这是一些人认为顺治出家的原因.他们举出清朝著名诗人吴梅村的诗为佐证.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中所谓“房星竟未动”影射顺治没有死.“澹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是指顺治出家,了却自己的心愿.据说,康熙帝曾四次去五台山,前三次都是为看他父亲去的,每至,必屏侍人独造高峰叩谒.第四次去,顺治已死,康熙见景生情,有诗哀悼: “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雨随芳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十分悲恸.又传说在康熙年间,两宫西狩,经过晋北,地方上无法准备供御器具,却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内廷器物,于是顺治出家有了更充分的证据。

然而,事实上顺治的宠妃栋鄂氏并非董小宛,因为,“当小宛艳帜高张之日”,是“世祖呱呱坠地之年”.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写的《影梅庵忆语》明白地写着董于顺治八年(1651 年)去世.当时,海内无数名流以诗词相吊,这时世祖才14 岁,不可能纳董小宛为贵妃.关于顺治死因,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 “奉召人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王熙是顺治进士,授检讨,后在康熙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并奉命专管密本.因此,他的记述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张宸在《青琱集》中亦称: “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张宸也是当时人,曾任兵部主事.主、张两个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似乎清世祖死于出痘是无疑的了.民国初年,史学界对顺治出家一案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考证.其中考证最详尽的一篇文章是已故明清史专家孟森的《世祖出家事考实》.他举了《东华录》等史书的记载,认为清世祖死于痘疹,没有出家.又认为吴梅村诗中“房”为天驷,“房星未动”是指顺治本将幸五台山而忽然去世.后几句诗孟森认为是自责之词.但是他没有对康熙帝为什么四次去五台山,五台山为什么存有这么多供御器具,还有顺治生痘疹怎么会短短几天就去世等问题作出解释,所以顺治出家与否,仍然是一个谜.(徐小蛮)

下页:郑成功死于何因?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