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名人悬案-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谁?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绍兴十年(1140 年),宋军与金兵激战于顺昌、郾城等地,连获大捷.两河义军纷起响应,金兵闻风丧胆.值此良机,岳飞上书急奏高宗赵构: “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时,乃金贼灭亡之日.”正当他拟挥师北进,恢复河朔,一雪靖康之耻之际,却在一天内接到宋廷十二道金牌,严令大军班师.随之,他本人也被召回临安,解除了兵权.岳飞的10 年抗金之功,顿时毁于一旦。

绍兴十一年(1141 年)十月,岳飞被秦桧等诬以谋反罪身入囹圄.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金绍兴和议订立不过一月,他便被赵构赐死在大理寺狱内.死讯传出,“天下闻者无不垂涕,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元凶,是时人众口一词的结论.后来,通过小说、戏剧和长跪在西湖岳庙前秦桧夫妻铁像的宣传影响,使这个说法成了不容更改的铁案。

然而,即使在当时,也有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岳飞死后一年,有人作悼诗云: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矛头已经暗指赵构.宋亡之后,关于这桩公案的争论纷起.明人高启写诗认为: “每忆上方谁请剑? 空嗟高庙自藏弓.”文征明的《满江红》中有这样的词句: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明确地指出高宗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秦桧只是帮凶而已.此说一出,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秦桧是金人的奸细,自然与抗金事业势不两立.岳飞在抗金的民族斗争中作战最力,是金人的心腹之患.秦桧秉承主子的旨意,要害死岳飞是可以理解的.令人费解的是赵构为什么要害死自己倚为军事支柱的岳飞呢? 而且宋太祖赵匡胤曾传下秘密誓约,规定: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这条誓约在北宋历朝,执行得非常严格,赵构何以敢违约破例? 这在主张赵构是杀害岳飞元凶的学者中存在着分歧。

一说认为“帝之忌兄,而不欲其归”.高宗看到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回来,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另一说则认为“迎二圣”并不是高宗要杀岳飞的原因.赵构杀岳飞,主要原因是怕他久握重兵,跋扈难制.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赵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规.只要武将功大、官高而权重,就意味着对皇权构成威胁。

岳飞个性强,“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和人合作.绍兴七年(1137 年),他上书奏请高宗建储: “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加之高宗有过在金营作人质,从扬州南渡等惊险经历,对金兵始终心存恐惧.他对战争前景有两怕: 一怕全胜,二怕大败.胜则怕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败则怕欲为临安布衣而不能.因此一心求和,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所以,秦桧利用岳飞部下的告讦来证明岳飞的跋扈.正好迎合了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的心理,加上岳飞又是反对和议最力的主战派,故而下令杀了岳飞。

值得注意的是,有位台湾学者经过对《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等史籍的考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岳飞的死是由于高宗思母所致.原来高宗的生母韦氏太后,是徽宗的贤妃,在靖康二年(1127 年)四月初一,与徽、钦二帝同被金人俘执北去.赵构南渡初安,特别思念生母.尤其是其子赵专死后,更感到自己虽有天下,但无父(徽宗死于绍兴五年)无子,处境悲凉.因此曾说: 金人若将韦太后送回,“余皆非所问也”.绍兴八年(1138 年),他又伤心地表示: “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见,故不惮屈已,以冀和议之成者,此也.”秦桧知道金人的和谈决策后,便利用赵构思母的心理,请求金人以放回韦太后为条件,于绍兴十年(1141 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达成和议.此时,高宗又对秦桧表示: “然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既无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 今虽与之立誓,当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明言若归我太后,朕不惮屈己与之和,如其不然,则此要盟,神固不听,朕亦不惮用兵也.”但是金人怎会轻易释回韦太后? 他们利用高宗思母心切,又以“释母”必先杀掉岳飞来要挟.因此,赵构为一己私利,竟然下毒手害死了岳飞.(李安《宋高宗“赐岳飞死于大理寺”考注——岳武穆真正死因》.原载《中国宪政》第3卷9 期,见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刷的《宋史研究集》第4 辑)如果真像这位台湾学者说的,为一老媪竟使岳飞这智勇冠世的一代名将遭之横死,岂不惜哉!(崔建国)

下页:是谁在岳飞脊背上刺“尽忠报国”?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