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科技博物-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指南针的“始祖”是什么?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如果你对它的“身世”稍感兴趣的话,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谜团。

长期以来,指南针“族史”上最成问题的是: 它的“始祖”究竟是谁? 产生于何时? 最初样式如何?

我们知道,指南针是根据物理学上的磁学原理发明的,它的出现与人们对磁力的发现及磁的指极性的发现是分不开的.明确提出磁石能吸铁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三世纪时的《吕氏春秋》: “慈(磁)石召铁,或引之也.”时代相隔不远的《鬼谷子·谋篇》上也有“若磁石之取针”的话.现代磁学告诉我们,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接近于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所以当我们把磁体支挂起来,无论如何拨动,当它静止时,必然是一端指向北方,一端指向南方的.对于磁体这种指极物性的记录,在公元前3 世纪时的《韩非子》中已有披露: “夫人臣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其端,东西易向,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所谓“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显而易见,我们的祖先至迟在公元前3 世纪已普遍地认识到磁的指南性和吸铁性了.那么磁的吸铁性和指极性最早究竟发现于何时呢? 虽然不少学者辛勤探究,但终因文献记载的缺乏和局限,而使它们成为数千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谜。

由于磁体的吸铁性及指南性最早发现于何时还不能确切地断定.故如指南针这样的磁指南器最早产生于何时也就自然而然不甚了了.就目前而论,“司南”说占上风.它根据《韩非子·有度篇》: “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认为战国时期就有了我国最早的磁指南器——司南.它并且依据《论衡·是应篇》: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考证说: 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成勺形,它的勺底呈球状,将其南极磨成勺子的长柄,然后放在地盘上,盘的四周刻着“八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四维”(乾、坤、巽、艮)二十四方位,盘子中央有直径5 厘米至10 厘米磨得很光滑的地方用来放勺.使用时,将勺轻拨,使之转动,等勺停下来,它的长柄便指向南方。

但有些细心的学者根据上述史料反问道: 不是说“先王立司南”吗? 那么这“先王”到底是指何代的先王呢? 这不可不谓是对“司南”说的挑战.天然磁石磁性不强,很难想象经琢磨震动后还能指南.同时当时的人很难定出磁石的南北极.如不按南北极方向制勺,则勺纵有磁性也不会指南.为什么要制成勺形,而不能制得更简单些呢? 这就是“指南鱼”说的主要观点.此外,他们认为,除《韩非子》、《论衡》二书有“司南”的资料外,六朝以前的其他文献均无司南的记载,甚至还把司南与指南车混淆.他们认为目前发现的关于磁性指南仪器的最早明确记载是北宋曾公亮著的《武经总要》中的“指南鱼”.这是一种用薄铁叶剪成的二寸长的鱼形物,通过粹火、磁化等手段而赋予磁性,“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无论是“司南”说,还是“指南鱼”说,都各言之有理.但如果说最早明确记载磁性指南仪器的是《武经总要》,似乎是过于保守了.究竟孰是孰非呢? 或者说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 这尚有待于矢志于此的学者和读者,从浩瀚的文献中去发掘,另外,也有待于考古的新发现。

从指南针发展史来看,它的大发展是与人造磁体的出现分不开的.那么,人造磁体又是何时“诞生”的呢? 西汉时的《淮南子·万毕术记》中记载: “取鸡血与针磨捣之,以和磁石,用涂棋头,曝干之,置局上,即相拒不休.”但这是否是最早出现的人造磁体呢? 那还是一个问号。

此外,通常都认为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最早记载指南针的,“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还详细地介绍了指南针的4 种装制方法: 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缕悬法.然而新近出版的《中国史稿》第五册写道: 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 年)《茔原总录》提到,要定四正的方向,必须取丙午方向的针,等到针摆动停止时,中而格之,才能得到正确的方向.这样,便将指南针的记载推前了几十年。

最初的指南针没有方向盘,但不久后人们便给浮式指南针加上固定有二十四向的圆形方位盘,这就是水罗经盘.只要看一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便能定出方向来,这无疑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有关罗盘的记载,目前所知,最早见诸南宋曾三异的《因话录》,但罗盘最古记载这顶桂冠是否非《因话录》莫属呢? 下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亲爱的读者,你有兴趣探一探指南针“身世”的迷宫吗?(后志刚)

下页:“牛郎织女”传说是怎么一回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