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科技博物-千古之谜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日本国宝“狮狩文锦”是怎么来的?
来源:世界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日本京都的法隆寺殿字巍峨,庙堂森严.在整个寺院中,有一个名叫梦殿的殿堂从创建以来一直紧闭门扉,不让任何人进去。

近年中,有两个人得到允许首次进入了梦殿,他们是日本美术家冈仓天心和美国美术家弗诺罗萨,在殿堂中,他们看了用白布包裹着的观世音佛像,并在旁边发现了一卷丝织物.这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日本国宝“狮狩文锦”。

这块织锦长2 米半,宽约1.3 米,纵横排列着20 个圆形花纹,圆花纹以一棵树为中心,描绘着左右对称的4 个武将射狮子的图案。

法隆寺历代相传,这块织锦是7 世纪初圣德太子的“御锦旗”,那么它是怎样到法隆寺的呢? 却谁也说不清。

日本京都的织物研究者龙村平藏,为了查清这块织绵的来历,花费了大量心血。

龙村平藏曾经在别处看到过一块奇异的织锦断片,这块连色泽都已退尽的织锦碎片中间,有三个椭圆形窟窿,形状就像人的眼睛和嘴,这是人脸上拿下的一个织锦假面。

拥有这块织锦断面的老僧桔瑞超说,这块假面织锦是50 年前他去丝绸之路探险时,从西域吐鲁番埋在地下陵墓中发掘出来的,原来盖在一个木乃伊身本世纪初,中亚探险成为世界各国探险家的热点,为了寻找丝绸之路的遗迹,桔瑞超曾三次参加探险队,踏上丝绸故道。

1932 年2月,在吐鲁番高昌国的废墟中,桔瑞超他们发现了埋在沙漠中的墓穴,其中的木乃伊盖着织锦缎面,如今这块织锦缎面成了解开法隆寺“狮狩织锦”之谜的钥匙。

龙村平藏将这块织锦缎面和法隆寺的“狮狩织锦”的图片反复比较,发现其中有许多相像之处.他猜测,这可能是中国唐代的织物。

但是,最初发现这块“狮狩文锦”的冈仓天心和弗诺罗萨却坚持认为,这块织锦的花纹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波斯萨珊王朝的花纹,而纵横相连的称为阿堪萨斯十字唐草的花纹则是希腊的花纹。

龙村平藏则从织锦的圆纹中4 个马头的腹带上织有“山”和“吉”两个汉字,说明不是波斯织的,而是中国织的。

那么这块织锦与波斯有没有关系呢? 龙村平藏经过考证断定,法隆寺“狮狩文锦”上的肖像是波斯王侯斯罗二世像.侯斯罗二世在7 世纪初入侵埃及,并把那里的纺织工带回了波斯,于公元616 年建立织绢工厂.可是,在柏林博物馆里收藏的萨珊王朝织的波斯最后一个国王亚智德三世像的织锦很粗糙,与织工精致的“狮狩文锦”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因而龙村平藏得出结论,当时的波斯不可能有织出“狮狩文锦”的技术,而中国的唐朝则建立于618 年,离波斯王侯斯罗二世在位时又相距了一些时间,“狮狩文锦”是唐朝以前隋朝的织品,它的圆形花纹是牡丹,而隋朝的国花正是牡丹,另外从桔瑞超所收藏的织锦断片中,也可以发现其中的花纹恰恰也是牡丹。

龙村平藏开始了对桔瑞超收藏的织锦断片的复原工作,他从褪了色的织锦片断里,抓住了幻想中的华丽色彩,把1000 多年前美丽的颜色一个个勾画出来,然后开动了大型手织机,织出了幻想中的图像,它给这块色彩灿烂的织锦取名为“花树对鹿锦”。

他把复原后的“花树对鹿锦”和“狮狩文锦”互相比较,发现它们竟是难以想像的一致,不仅在织技上,而且在用色、取料上也如出一辙,可以断定,这肯定是属于同一流派的织匠所织。

那么,这两块织锦为什么一块在日本京都的法隆寺里,另一块却在西域高昌国的废墟中成为木乃伊的假面具呢? 龙村平藏在翻阅中国史书《隋书》中又找到了答案,原来,7 世纪初,隋炀帝征服西域,西域诸王都来隋朝首都长安献纳贡物.当时在吐鲁番的奥阿西斯的高昌国国王麹伯雅也来到长安朝贡,同一年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也来到了长安。

这两块织锦,由隋廷作为回礼,分别由麹伯雅和小野妹子带回高昌国和日本.如今这两块宝物又重见天日,成为举世闻名的稀宝.龙村平藏经过长时间的考证、研究,解开了藏于法隆寺的日本国宝“狮狩文锦”的来历之谜,也为源远流长的中日友谊,增添了新的篇章.(乐安)

下页:神奇的古印第安天文学知识来自何处?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