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极"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出现在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在"热带大陆"非洲,苏丹夏季气温高达47℃以上,素有"世界火炉"之称.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高达34.5℃,居世界之首.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济济亚,曾观测到57.8℃的世界极端最高气温记录,一度被称为"世界热极".后来,这一记录被伊拉克的巴士拉所破,在那里观测到的极端最高气温达58.8℃,成为新的"世界热极"。
这些地方之所以出现高温,其重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终日晴空万里,空气湿度小,加上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因此气候炎热干燥。
"寒极"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的地方被称为"寒极".在有人类定居的城市中,最冷的有两个,它们都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北部,一是奥伊米亚康,是有名的"冰库",那里测到的最低气温记录是-71℃; 另一个是雅库次克,冬天气温经常降至-60℃,极端最低气温为-73℃,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城市,有"世界寒都"之称.然而它们都不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世界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由于南极洲所处地理纬度最高,95%以上的陆地常年被冰雪覆盖,且大陆地势高峻,加之周围终年为咆啸的西风带所包围,形成一堵"高墙",阻碍了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因此形成了南极的酷寒气候.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在-28℃,大陆内部的年平均气温在-40--60℃之间.1983年7月,在俄罗斯南极高原站--东方站记录到-89.2℃的世界最低气温.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较南极高20℃左右,北极的冬季气温相当于南极的夏季气温,所以南极被喻为地球的"寒极"。
"雨极" 南印度洋中的留尼汪岛,终年吹东南信风,位于迎风坡的塔卡马卡,一年就下了8800毫米的雨,全球创纪录的12小时(1346毫米)、24小时(1880毫米)与5天(3861毫米)最大降水量都发生在这个岛上.太平洋上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也是常年盛行东北风,风从辽阔的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受考爱岛中部山脉阻挡,在迎风坡造成大量降水,韦阿利尔年平均降雨量达12244毫米,一年中有335天下雨,成为世界上最湿的地方。
乞拉朋齐是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个山村,这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屏障.这种簸箕形的地形,特别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迫使来自印度洋热带洋面饱含水汽的西南季风抬升,形成大量的地形雨,其平均年雨量达11418毫米,1861年这里的年降水量达到22990毫米.这是有降水记录以来,人们记录到的最大年降水量,因而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
"旱极" 世界的"旱极",不在浩瀚无垠的沙漠深处,却紧靠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南美洲智利北部是阿塔卡玛沙漠,那里虽然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之下,又受附近流过的秘鲁寒流影响,气候极其干旱,那里的年降水量几乎等于0,已连续干旱400年.拥有近10万人口的港城伊基克,平均年降水2.1毫米,终年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曾创下连续14年不降滴雨的纪录,有"世界旱城"之称.伊基克南面的港城安托法加斯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那里的年降水量更少,仅0.4毫米.伊基克北面的港口阿里卡更创下过连续91年未降滴雨的记录(1845—1938年)! 以后有17年的时间共下了三次雨,总降水量也仅仅只有0.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也只有0.7毫米,真是名符其实的"旱极"。
"风极" 南极大陆一向以多暴风雪著称于世.由于南极大陆终年酷寒,形成一个强大的高气压区,因而由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又因为冰原海拔高,从极地上空下沉的冷而重的空气,在重力和梯度力的作用下,沿光滑而陡峭的高原面下滑,风速由小到大,在冰原边缘形成瀑布般的"下降风".狂风卷起地面上的积雪,铺天盖地而来,风暴既频繁又极为强烈,大陆沿海地区平均风速达17—18米秒,阵风可达40—50米秒,法国一科学考查站曾观测到100米秒的最高记录(12级大风风速为每秒32米).这里终年狂风怒吼,假如你把一条发锈的铁链放在风口里,不到两天就会被吹得发亮,像全新的一样.1981年,智利马尔什基地一架直升飞机用四根直径約一厘米的钢丝绳系在地下1米深、1立方米大的水泥墩上,夜间一场特大风暴拔出了水泥墩,磨断了钢丝绳,卷走了飞机,至今这架飞机还下落不明.澳大利亚近40年南极考察中,就有10多架飞机被暴风雪毁于南极.因此,南极洲被称为世界的"风极".各国南极考察队员称南极暴风雪为"暴风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