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认识自然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洞景之美
来源:百科全书 作者: ( 字号:   )

这也是旅游地学知识中引人注意的一个方面,有所谓"地裂神仙府"或"别有洞天"之赞.能构成游览洞穴的地质条件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石灰岩地区的溶洞,占洞穴胜景的绝大部分.就我国来说,广西、贵州、滇东、湘西一带最为发育.赣北、皖南、苏南及浙北也有若干名洞.这些地方,古生代及三叠纪的石灰岩地层分布颇广,厚度大,地层倾角小,当地气候亦属亚热带环境,岩层容易被溶蚀,特别当地表雨水通过岩石缝隙渗透汇集成较大的水流在地下形成暗河或潜流以后,在平整的层面上流过,冲击、破碎,溶蚀岩体,使暗河道日益扩大.随着地壳上升,水流下降,原来的暗河河道就变成洞穴.多次升降以后,便形成多层的洞穴.这就是溶岩造洞的基本过程.洞壁间又由于高浓度的碳酸钙溶液徐徐流动展布,年长月久以后,形成碳酸钙结晶体(方解石),即所称的钟乳石、石笋之类,它们构成千姿百态的人物、飞禽、走兽、瀑布、宫殿等各种各样、形神兼备的景观,再配上富有妙想的名称或迷人的神话故事,游人到此,游兴倍增。

第二类洞景是大溶洞坍顶以后,乱石堆积而成,由无数小洞与岩石间的缝隙相互接连起来,人行其间,时而石壁贴胸,时而匐匍爬行,寄寓了另一番旅游的乐趣.例如江苏宜兴的张公洞即属此类.有时,这类"乱洞"也在大溶洞内据一隅所有,大小相配,扑朔迷离,亦自然成趣也。

至于江苏连云港花果山上分布着的众多若断若续的小洞,这是由于花果山在地质近期内山体不断迅速上升,山势十分陡峻,山石容易造成崩落,顺坡滚下,相互垒叠而成.本来这小洞并没有什么起眼,只因一部吴承恩的《西游记》,把这里作为故事的发祥地,于是这些平常的小洞身价骤增,游人到这里,探索奥秘,弄假成真了.这也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很好结合的一处范例。

第三类洞穴,发生在软硬岩层相间的地方,硬岩层(如石英砂岩之类)不易风化,往往形成突出的巉岩; 而软弱岩层(如泥岩、页岩之类)则容易风化,被侵蚀成凹穴,根据其体积大小的不同,有些佛殿、神坛往往也建设在其中,善男信女,前来膜拜,旅游业也随之热闹起来,庐山仙人洞即属于此类洞景.火山岩系发育的地区,亦可见此类洞穴,如浙江雁荡山灵峰的观音洞,再结合断层裂隙,构筑成10 层楼房寺殿,自洞口至顶层,有石磴377级,游人到此,颇有攀登"仙宫"之感.南方诸省白垩纪至早第3 纪的红色砂岩发育区,亦多有此类洞景,如浙江永康方岩、四川北部峡谷地带常有所见,也都为佛寺僧人所占,游人亦多。

下页:颠三倒四的地磁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