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时间本身并没有一个终点; 人们也不是为了创造太空逗留时间的记录而增加航天持续时间.一个空间航天站是一个多功能实验室,在那里可以进行广泛的研究、实验和进行长周期的例行观察.经济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航天飞行时间越长,研究成本也就越低,因为可以用较少的航天发射.反之,经常调换航天站乘员,功效就低.此外,没有持续几个月的空间任务,整个航天事业的进步也是不可想象的。
载人航天初期,并没有长时间轨道飞行.航天任务的持续时间是逐步增加的,人类表现出小心翼翼的谨慎态度.当然这里谈的是前苏联的情况,因为只有它有20 多年来连续不断地进行长时间载人航天活动.第一次长时间任务持续18 天,然后是23 天,其后持续时间增加到63 天、96 天、140 天、175天、185 天、211 天、237 天、326 天和一年.执行长期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们知道,他们之前的一次航天时间比本次短.返回地球后,每个航天员都要接受医学测试,测试结果为大家知晓,目的是为其他航天员对人体的巨大潜力产生信心.实际上每次航天时间的增长,也意味着人体在空间的一次适应试验。
展望未来,人们清楚意识到人类期望的星际旅行为期不远了.从技术角度看,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解决的; 然而,关于人体的能力,主要是适应太空的能力还有很多未知数.例如,火星离地球平均約9 千万公里,在顺利条件下,人到火星去旅行并返回需要两年时间.那末,人能不能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生活这样长的时间?因为现在空间飞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指出,在载人空间飞行中,对航天员构成严重威胁的,与其说是宇宙辐射,不如说是失重,对于未来的长时间载入空间飞行,必须预先研究遗传的演变.在长期失重下飞行,人的机体组织会不会经历不可逆的变化而使他不可能再生活在地球上?为克服这种后果,是否应该用专门产生人工重力的装置,或能对抗宇宙飞行中的失重效应和其他不利因素的装置来装备宇宙飞船?人们认识到,今日逐步增加长期航天的时间,也是为未来的星际旅行铺平道路。
长时间航天会逐步积累经验,能让医学专家们去解决在地球上难以对付的问题,诸如处于长期失重后骨组织中钙的减少,心血管系统状态及其内部变化和血液成分的变化,等等。
太空飞行,特别是第一次太空飞行的人,其准备周期是很长的,通常要数年.这是因为航天员必须吸收大量信息,必须获得操作宇宙飞船和进行成打实验的技能.这是一种只有用长期飞行采集并传送到地球的大量信息形式作补偿的投资.为获得这种可靠信息,最好用同一些人重复试验、检验统计结果.这样做是必须的.需要技术周期长的实验不能在短期航天中进行.例如,在航天站进行生物实验,从种子培育成植物进而开花结果,需要苦干时间。
一个人发现自己处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在他能有效工作之前需要时间来适应它.在失重的头几天,許多航天员得"运动病"(motion sickniss)且极易疲劳.在长期航天中这点不重要,因为经一周到十天时间航天员会恢复他的正常工作能力.但是,他需要时间去学习太空工作,去进行复杂的实验和观察地球、海洋和其他研究项目.例如,为学习分辨地球表面的研究项目诸如断面、环形结构、污染面积、浮游生物范围、冰块漂移或评价田野和森林状况以及大气特征和大气现象,需要航天员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况且,在长期航天中研究结果也更有效,因为航天员会不断改善他的技能并成为真正的研究人员.他总会寻找机会去重复一个实验.他能分析所获得的结果,修正和改进他的研究方法并认真调整仪器.此外,航天乘员组能展开集体工作,在短期的航天任务中航天员没有时间去做这些.最后,长时间的定期航天获得的经验,对在航天站上进行不间断研究或工业生产是极为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