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对太宗赵光义推崇备至,但也以后人议论为由提出了一些委婉的指责,话虽是轻描淡写,但落点都是很重的。
《太宗本纪》中说: "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换成白话来说,后代的人对赵光义有以下4 点非议:
(一)为什么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亲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光义为什么迫不及待,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是不是心怀鬼胎,抢先为自己"正名",以期造成不可逆转的既成事实?
(二)涪陵县公为什么被贬而死.--涪陵县公是什么人?是赵光义的弟弟光美.既然是"兄死弟及",下一轮的皇位继承人就应该是这位叫做光美的弟弟了,可是光义即位不久,这位因避讳改名为廷美的弟弟,就不明不白地被削夺王位,贬为涪陵县公,不久,就"抑郁"而死。
(三)武功王为什么自杀?--光义篡位的时候,匡胤的长子德昭已经30 岁,当时被封为武功郡王.征讨北汉之后,德昭好意地劝太宗信守诺言,奖励出征的有功将士,可光义把脸一沉,居然说: "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德昭感到自己受到深刻的猜忌和防范,性命早晚难保,回家后就自刎而死,这种行径,无异于逼杀.一年之后,匡胤的年仅23 岁的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人们只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宋后的担心不幸而言中,赵光义斩草除根,终于消除了皇位竞争中的最后的隐患。
(四)宋太祖的遗孀宋氏虽说享有开宝皇后的封号,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礼仪隆重地发丧?
4 条非议,条条在理,但因为谋杀毕竟无人作证,非议永远只是非议,"斧声烛影",将永远是千古之谜、万古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