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他很会收藏柑子.经过一冬一夏, 他收藏的柑子, 看上去仍旧光彩夺目, 颜色金黄.可是剖开来一看, 里面都已经干得像破棉絮一样了。
有人觉得他做法很怪, 责问他说:
"你卖这样的柑子, 是让人买去放在盘子里祭祖宗, 供宾客, 摆摆样子的吧! 你用柑子漂亮的外表来欺骗顾客, 做得太过分了."
卖水果的人笑着说: "世上骗人的人多得很, 岂止是我一个人?那些坐在虎皮椅上、手里握着兵权的人, 果然都有孙膑、吴起 (两人都是战国时的军事家) 那样的谋略吗?头上带着高大的帽子、袍子上拖着长带、在朝廷里当大官的人, 果然能建立伊尹、皋陶 (两人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名相、贤臣.皋陶: gāoyáo) 那样的事业吗?他们看见盗贼起来不去抵御, 老百姓穷困不去救济, 官吏贪赃枉法不去禁止, 法律被破坏不去整顿, 国库的粮食被浪费还不知道羞耻.这些人和我卖的柑子一样, 也是“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你为什么只责怪我呢?"
我们不赞成这位卖水果的人的做法, 也不赞成他以别人做坏事为理由替自己辩护.别人做得不对, 我们应该去反对, 去纠正.一时反对不了, 可以慢慢想办法.至少不应该跟着做。
但是, 他所说的那些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在旧社会, 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在新社会, 这种情况也还有.林彪、"四人帮"这样的坏蛋, 挂的就是"最最最革命"的招牌, 使許多人在一个时期中难以认识他们的真面目。
一切事物的本质都表现为一定的现象.在一个大气压下, 水烧到摄氏一百度时就要开了.水果不新鲜就会失去它的光彩.人们正是通过各种现象, 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可是, 一定的本质表现为一定的现象是有条件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现象也会跟着起变化.这就使人们认识事物发生了困难, 有时不免要产生一些错觉。
也許你有这样的经验: 吃饭的时候, 端上来一碗鸭汤, 你看上面并没有冒热气, 拿起勺子就想喝.老人却警告说: "小心! 烫! "你一试, 果然是滚烫的.原来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 使水蒸气出不来.这就造成了假象, 使人误以为汤并不那么烫。
除了自然形成的假象, 还有人们故意制造的假象.两军对战, 每一方都努力把自己的实力和意图隐蔽起来, 并且尽可能使对方产生错觉."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等等计谋都是这一类策略的运用.而各种侦察活动, 则是为了排除假象, 取得真实的情报。
在社会生活当中, 也可以看见这样的人: 表面上忠厚老实, 实际上诡计多端; 当面甜言蜜语, 背后却在算计你.入世未深的少年学生, 在交朋友的时候最好小心一点。
现象是表现本质的.人们往往只看到这一点, 而忘记了现象有的时候也可能同本质相背离.有些人一味地追求现象的东西, 而忘记了本质的东西.学习好的人, 考试得的分数往往高些.但是如果把分数当成追求的目标, 忘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 也有可能得到高分, 却不一定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现象有可能背离本质.然而人们还是可以通过现象了解本质.因为现象背离本质是有条件的, 是有规律的, 这些条件和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 同一个事物的本质相联系的现象往往不止是一种.人们可以从多方面去认识事物.一碗鸭汤究竟是不是烫, 还可以从它是不是刚离开炉子来判断, 通过我们手摸、口尝的感觉来判断.把柑子剖开来, 对它的内在的质量就可以有清楚的了解.重要的是, 不要满足于看到一点现象就轻率地作出判断。
(故事见明·刘基《诚意伯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