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哲理故事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磨杵成针
来源:哲理故事 作者:

"只要功夫深, 铁杵 (chǔ) 磨成绣花针."

提起这句俗语, 有一段故事。

传说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贪玩, 读书不用心.有一天, 他觉得读的书实在不好懂, 不好记, 就不想再读下去了.他从书房里逃了出来, 到外面去玩.走着走着, 走到一条小溪边, 只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棒槌。

李白觉得很奇怪, 走上前去问: "老婆婆, 你在做什么?""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老婆婆回答.李白更奇怪了, "这么粗的铁棒槌, 怎么能磨成一根针呢?"老婆婆看看李白, 说: "只要我天天磨, 哪怕这棒槌再粗, 总是可以变成针的."

李白想, 老婆婆的话很有道理.书上的道理再多, 再难懂, 我天天读, 总能把它读懂、记住的。

他转回书房, 重新拿起刚才丢下的书本, 认真地读下去.后来, 李白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这个故事不但告诉我们, 只要下苦功夫, 就一定能得到成绩, 而且可以用来说明一个哲学道理。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 有两种状态, 一种叫量变, 一种叫质变.量变指的是事物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就是说事物的数量在变, 而根本性质没有变.事物某种数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也就是说事物发生了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

例如: 饭要一口口地吃, 吃了許多口, 终于吃完了一顿饭, 我们的肚子也就由饿变饱了。

又例如: 书要一本一本地读, 读了十几年, 几十年, 读了几十本、几百本, 我们就能逐渐从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 (当然, 知识不都是从书本里得来的.而且, 只读书, 不实践, 也不能得到比较完全的知识.) 再例如: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 就每天都在成长, 也就是每天都在变化.从每一天来说变得并不明显, 所以放了一个寒假, 再看见同学, 还能互相认识.但是, 一天天细小的量的变化积累起来, 经过一、二十年, 人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质的变化, 由孩子变成大人了。

质变要有量变来做准备, 做基础.水在一个大气压下, 从1℃加热到100℃, 基本上仍旧是液体; 再加热, 它就会逐渐全部变成气体.没有前一个阶段热量的变化, 后一阶段质的飞跃也不可能实现。

我们在中学阶段, 要上几千小时课, 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最后经过毕业考试合格, 叫做达到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这也是一种质的变化."四人帮"横行的时候, 不管你有没有读书, 各门功课有没有读懂, 只要你在中学里混过五年, 一律给一张毕业证书.但是这种所谓"毕业", 没有前面一点一滴学到的知识做基础, 就只能是骗人的幌子。

事物在量变的过程中, 往往不容易看出它的变化.屋檐上的水滴在石头上, 实在很难看出一滴水对石头能起多大作用.然而长年累月, 持之以恒, 就能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坑、一个洞, 把石头滴穿。

我们每天的生活, 也不容易看出有多大的变化, 似乎每天都是老一套.然而, 如果我们把最近几年的事算一个总账, 同"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比较一下, 就可以看出变化确实很大。

要改变我们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 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个变化就更大了.这样大的变化, 要靠我们每个人每天一点一滴的工作来实现.不要以为中学生年纪小, 力量小, 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要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能为四化添砖加瓦的机会, 无论我们所能造成的量变多么小, 总可以为促成四化实现这个质变做出我们的贡献。

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但是, 量的变化不到一定的程度, 质变还是不会出现.半途而废, 前面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譬如掘井, 泉眼在十丈深的地下, 你掘到九丈九就停下来, 虽然有了那么多的量变, 也只能算是白费力气.只要方向正确, 就要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 而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到成果就灰心丧气.这才不会放过成功的机会。

(故事见《潜确类书》)

下页:琵琶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