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俗名鲟鱼、鳇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大型鱼类.它的样子很特别: 身体为长筒形,前粗后细,头和嘴均呈尖状,青灰色的皮肤裸露无鳞,只披有五行坚硬的骨板,乳白的腹部,歪翘的尾巴,看上去活像古代身披铠甲的武士.它主要生活在长江的干流,在珠江、闽江、黄河以及自黄海到东海的沿海地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一般在水的中下层活动,喜食小鱼和虾蟹,生长迅速,块头也较大,曾发现最大体重可达560 千克,在四川的当地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说,"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是白鲟,寿命也比一般的鱼要长,可以活到40 岁。
中华鲟是一种溯河回游性鱼类,平常生活在海洋中,每年4~6月,大批的成鱼才由海入江进行生殖回游.它们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经历5 个月的时间才到达长江上游江段的产卵场,产卵期间,雌鱼停止捕食,专心"生育".产下的卵具有粘性,可以附着在石砾上,在水温17℃时经过123~140 小时,孵出幼鱼.幼鱼将随着父母回到海洋中生活,直到长大为成鱼.鲟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们的祖先在1.5 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可以说是古代鱼类进化的"活化石",在学术上很有研究价值.它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肉味鲜美,鱼卵可做国内外闻名的鱼子酱,鳔和脊索可以制鱼胶,鱼鳍和鱼唇富有胶质,可以与鲨鱼翅媲美.因此,一直是人们捕捞的对象。
过度捕捞和长江葛州坝水利工程的建立对中华鲟回游产卵的影响,曾一度使其资源量下降 20%~ 30%,数量减少到6 千尾,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国家为此非常重視,把其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并组织科研人员对它的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目前国内外的做法是,在修坝的同时修建鱼通道、捕捞运输雌鱼过坝和人工繁殖、放流.根据国外的经验,过鱼通道对底层的鱼类几乎没有作用; 而捕捞运输亲鱼,又难免对经过长期回游极度疲劳的亲鱼造成大的伤害,影响成活率; 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放流才能彻底解决数量问题.为此,国家在1982 年组建了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进行实验研究,经科研人员的努力,中华鲟现在已经可以人工繁殖,而且放流的数量相当可观,有时一次可达64 万尾鱼苗,彻底摆脱了灭绝的危机,拯救了这一珍贵的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