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名歌名曲欣赏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感人肺腑的血泪控诉《松花江上》
来源:中外名曲欣赏 作者:

1936 年11 月,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为仮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彷徨的惨景,耳中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饱含着热泪而带有哭泣似的音调,倾吐着悲愤交加的心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

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叫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亲自教給学生演唱,后来又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伍里,不久就唱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音乐家刘雪庵曾將这首歌编入《流亡三部曲》中,但不知作者是谁,只得署以"佚名".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下页:高山流水觅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