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名歌名曲欣赏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民族的交响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
来源:中外名曲欣赏 作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1400 多年.古时候,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聪明热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三年间,她与善良纯朴而家境贫寒的书生梁山伯,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含蓄的比喻向梁山伯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而梁山伯却没有领会她的含义.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便赶到祝家庄求婚,可是祝英台已被許配給一个豪门子弟.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山伯悲愤交加,不久病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山伯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这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不顾一切投入墓中.从此,梁祝这对情侣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双双飞舞,形影不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深受人民喜爱,被编成各种歌舞戏剧盛演不衰。

1959 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何占豪、陈钢,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单乐章带有小标题,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作者从故事中选择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一对青年男女向往自由,向往爱情,不怕压迫,英勇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理想化结局.作者用浪漫化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它具有民族特色,这部作品在艺术处理上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用小提琴和大提琴"对话"的形式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等。

这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的交响作品,在国内外演出时均受到热烈欢迎,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尤其是它的主要旋律爱情主题,真是脍炙人口.已被音乐爱好者填上歌词加以演唱,更加深入人心。

香港艺术家们把这部协奏曲改编成高胡协奏曲、清唱剧及舞剧,美国的舞蹈家还根据它改编成优美动人的冰上舞蹈.80 年代初,这只音乐的彩蝶又飞越海峡,在台湾受到普遍欢迎.如今这首乐曲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的美丽彩蝶了。

下页:牧童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