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音乐故事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七弦琴艺术
来源:中国音乐故事 作者:

七弦琴的成熟期是在汉末魏晋时期.据枚乘《七发》"九寡之珥以为約 (的) "的记载可证西汉时期已有琴徵.但从出土汉琴看,琴面未见有琴徽,估计在普遍的意义上,琴制仍处于未定型状态.至魏晋,琴制已达完善、定型.嵇康《琴赋》与顾恺之《琴图》皆有所证.唐人手写文字谱卷子《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本,据谱中所记,可知至迟在南朝梁时,七弦琴已具备十三个徽位。

这一时期出现一批不依附于宫廷贵族的自由音乐家如蔡邕、嵇康、阮籍等琴家,琴曲创作也较西汉繁荣.现存琴曲作品有《碣石调·幽兰》,这是现存最早的琴谱.此曲以《碣石调》为音乐基本素材.据《南齐书·乐志》载,"《碣石调》,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歌》,其歌四章."所谓"其歌四章",亦如相和大曲的"四解",在琴曲中则称"四拍".现存《碣石调·幽兰》谱; 于每拍结尾均有文字注明"拍之大息"或"拍之",共有四处,正谓"四拍",或可推测,今存《幽兰》正是相和大曲中"但曲"形式的存留.另,今存琴曲《广陵散》的"序—正声—乱声"与《梅花三弄》的"三弄"曲体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相和大曲与清商三调音乐结构的某些特点。

下页:乐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