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情简介:
影片主人公約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19 世纪中叶,圆舞曲开始萌芽,但受到上流社会的歧視,被认为是"下里巴人"式的民间音乐,不登大雅之堂.当时,年仅20 岁的施特劳斯在维也纳一家银行担任会计,十分迷恋圆舞曲的创作和演奏.一天,他坐在会计桌旁假装记帐,实际上在凝神构思他的"圆舞曲".银行经理悄然走近,发现了他藏在帐簿下面的谱纸,气愤地一把抢过来,便要撕碎.施特劳斯愤而辞职,来到女友波蒂家诉说衷情.当波蒂得知他想组建乐队,演奏自己谱写的圆舞曲时,便忧虑地问道: "你有多少钱,可以养活一个乐队?"施特劳斯自信而又坚定地回答: "音乐家凭灵感生活.金钱买不到灵感,灵感不依赖金钱."
波蒂的理解、鼓励和热心朋友的支持、帮助,使施特劳斯很快组成一个业余乐队.一天晚上,他们为新开张的亚特兰大饭店免费演奏,招徕宾客.不料,当欢快圆舞曲响起时,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相继退出餐厅.饭店老板看到这种不景气的场面,气极败坏地说: "瞧! 今日的好戏完了! "
正当施特劳斯茫然地扫視空荡荡的餐厅时,一声清脆响亮的女高音宣布: "不! 今天的节目还没完! "原来,维也纳皇家歌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唐娜也来参加开业庆典.施特劳斯又惊又喜,情不自禁地对她鞠躬行礼."年轻的音乐家",卡拉高兴地对他说,"你会成功的.请继续演奏您的圆舞曲"。
施特劳斯受到极大鼓舞.他意气风发,举起指挥棒,欢乐明快的圆舞曲响彻大厅,通过敞开的窗户,在夜幕中的维也纳回响.乐曲吸引了林荫大道上漫步的情侣,吸引了大街小巷中正在消遣的居民; 连已经上床歇息的人们也离开了家,潮水般地奔向亚特兰大饭店,人们在圆舞曲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施特劳斯一边指挥乐队演奏,一边感激地看着卡拉.他的脸上发出喜悦的光彩,他的乐手们更是喜出望外。
为使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打进上层社会,卡拉在豪恩弗雷德公爵家举办的贵族舞会上演唱了他谱写的歌曲.女宾男客为她那优美的演唱而倾倒.接着,施特劳斯指挥乐队演奏起他的圆舞曲.贵妇人们先是发出自視清高的轻蔑笑声,但圆舞曲的艺术魅力却使她们身不由己,很快便陶醉在那轻快优美的旋律之中,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终于被上流社会所接受,他也因此而对卡拉感恩不尽,并进而产生爱慕之心。
卡拉年轻漂亮,事业上也正走红.豪恩弗雷德公爵的追求和纠缠使她感到不快,遂对施特劳斯倾吐衷情.公爵发现他俩情意缱绻,妒火中烧,便以傲慢的言语羞辱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对他的粗暴无礼非常气愤,发誓不再与上流社会往来,随后愤然走出公爵府邸。
波蒂一直站在外面等候施特劳斯,默默地祝福他演出成功,她的痴情和热心使施特劳斯深受感动.尽管他也爱慕卡拉,他还是和他热恋已久的波蒂结为秦晋之好.音乐出版商哈弗波尔也找上门来,同意以高价获得他的圆舞曲出版权.施特劳斯从此名利双收,成为闻名遐迩的圆舞曲音乐家。
1848 年奥地利爆发了反对君主政体、要求立宪的资产阶级革命.一向憎恶贵族的施特劳斯参加了革命,不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拧了皇帝約瑟夫的鼻子,而且谱写了激昂的《革命进行曲》,以音乐为武器,鼓励群众同贵族斗争.一次,卡拉被误认为贵族夫人而遭到围攻,施特劳斯念及旧情,上前解围,然后雇了马车一起逃往维也纳森林。
翌日清晨,他们乘车从森林中穿过,美丽的大自然激发了施特劳斯的灵感,他谱写了著名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施特劳斯的艺术天赋和英俊潇洒,使卡拉更加动情.但一想到他已有妻室,便觉得进退两难,郁闷不乐。
由于奥地利皇帝宣布立宪,改变政体,革命浪潮随之平息.施特劳斯重新埋头创作,但旧情难却,仍留恋与卡拉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因此对波蒂的爱情时有起伏变化.温柔贤慧的波蒂觉察到丈夫经常心猿意马,不免对卡拉产生妒意,但当她看到卡拉主演的由施特劳斯作曲的新歌剧《蝙蝠》获得巨大成功时,为他俩艺术的珠联璧合折服,决定牺牲自己的感情,成全施特劳斯和卡拉的事业和爱情.卡拉为波蒂的情操所感动,决定离开施特劳斯,只身乘船远走他乡。
施特劳斯目送卡拉远去,在多瑙河畔浮想联翩,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圆舞曲名作--《蓝色多瑙河》。
43 年后,施特劳斯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奥地利皇帝約瑟夫召见了他,并对欢呼的人群说: "施特劳斯也是国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