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如果要是提起阿格里奇、普列特涅夫、波格雷里奇这些钢琴演奏家的名字,音乐爱好者们恐怕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但是要说起曾经辉煌了瞬间却又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一代巨匠李帕蒂,知道他的就相对为数不多了。
李帕蒂是20 世纪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位旷世奇才,但是由于在他最为辉煌的年代正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因此他在颠沛流离中所能留给世人的录音就极为的鲜少,尽管李帕蒂的唱片录音很少但张张皆为精品.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就曾十分戏谑地说道: “听完李帕蒂的演奏,我们可以卷铺盖回家了,李帕蒂在演奏,我们就实在没法混了”.虽然鲁宾斯坦的话说得有些夸张,但它却说明李帕蒂精湛的演奏艺术在当时实属是高屋建瓴。
李帕蒂1917 年3 月19 日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家曾师从过萨拉萨蒂,母亲则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由于受家庭的熏陶,李帕蒂自幼便显现出了对音乐的极度敏锐感觉和天才,但是对他一生影响更大的还要说是他的教父、罗马尼亚伟大的作曲家埃奈斯库。
早年李帕蒂先从父母学习音乐,1928 年后他便进入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师从穆西塞斯库学习.1934 年,年仅17 岁的李帕蒂参加了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钢琴比赛,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二等奖.按当时的竞技水平而言李帕蒂本应获得第一,但是由于个别评委的刁难却只给了他一个第二名,面对这种状况,担任评委之一的钢琴大师柯尔托便忿然退席,以示抗议评判的不公.柯尔托看出李帕蒂是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他便热情地邀请李帕蒂到巴黎跟从他学习.在巴黎期间李帕蒂除了和柯尔托学习钢琴演奏之外,他还师从明希学习指挥,从杜卡及布朗热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就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中,李帕蒂逐渐形成了他独有的、荡漾着浓厚诗情和富于高贵浪漫气质的演奏风格.1937 年李帕蒂到德国、意大利举行独奏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正在他的事业开始迈向辉煌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李帕蒂遂返回祖国罗马尼亚,但是随着纳粹势力的不断扩张他后来又迫不得已携妻逃亡瑞士的日内瓦 (李帕蒂的妻子坎塔库泽娜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和教师,当今著名的钢琴女杰阿格里奇就曾师从于她的门下) .正当李帕蒂夫妇在日内瓦躲避战祸之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向体弱多病的李帕蒂被医生诊断患上了当时仍为绝症的“白血病”.由于治疗必须注射一种很昂贵的药物来抑制病情的恶化,因此李帕蒂便决定准备前往美国和澳大利亚以巡回演奏的方式来筹措医药费.当音乐界得到这一情况后,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 斯特拉文斯基、梅纽因、明希以及一大批乐迷都慷慨地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希望能够帮助李帕蒂早日复原。
为了答谢人们对他的支持与帮助,1950 年的9 月16 日,与癌症搏斗了七年的李帕蒂在贝桑松音乐节上举行了一场独奏音乐会.上半场弹奏的是巴赫、舒伯特及莫扎特的作品,演奏时李帕蒂虽然忍受着癌症带给他的巨大痛苦,但在其指尖下所飘逸而出的音乐却又是完美得几近无瑕.看着他面部痛楚的表情,聆听着那与其截然相反的柔美抒情的音乐,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禁凄楚万分难过心酸.下半场李帕蒂在注射了一针止痛剂之后仍上台继续演奏,曲目是肖邦的十四首圆舞曲.李帕蒂弹奏的这十四首圆舞曲没有按照传统的演奏顺序排列,而是依据乐曲的情趣、速度的快慢将其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这里他将最具有华丽色彩的第二首排在了最后,这样的编排就使得音乐的意趣更为连贯.肖邦的圆舞曲在李帕蒂的演奏之下表情细腻、层次清晰,在音乐和分句处理上表现出了无人能予比拟的迷人魅力.但是就当他演奏到第十三首圆舞曲时,他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虚弱到了极点,此时他实在没有一点气力再弹奏最后的一首乐曲了,就当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弹完第十三首作品后,便在观众的掌声中昏倒在了钢琴上.人们慌忙把他送进医院进行抢救,但是两个月后的12 月2 日,死神最终还是夺走了他那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3 岁.这张记录下李帕蒂1950 年9 月16 日现场音乐会演奏的唱片也就此成为了他的天鹅之歌.唱片编号: EMI5651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