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英国迪卡 (DECCA) 唱片公司将一批60 年代采用4 相位技术制作的优秀录音重整发行,这其中有一款特别令人注目,它就是由20 世纪著名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改编和指挥的穆索尔斯基交响诗《荒山之夜》以及19世纪经典俄罗斯作品.这些曲目虽“俗”之又“俗”,但是经过斯托科夫斯基的“妙笔生花”之后却又大有别见洞天之感。
斯托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波兰血统,在伦敦出生的指挥家.他1908 年在巴黎首次以指挥家的身份登台,因好评如潮,3 年后便获得了费城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桂冠.斯托科夫斯基在任职的20 多年间,凭借他非凡的才华把这个乐团的水准提高到了世界一流的超级地位,从而备受人们的瞩目。
斯托科夫斯基由于谙熟管弦乐队各声部的音响,因而他除了指挥外还经常将一些钢琴作品和乐队作品重新配器改编,以其更加壮观的气势、宏大的音响和强憾的感染力使这些作品焕发出异样的光彩.那么其中改编最有特色的就是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荒山之夜》是穆索尔斯基于1867 年创作的一部交响诗,其构思出自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关于对巫婆安息日的描写.这首交响诗从构思到创作历时6 年之久.早在1860 年,穆索尔斯基就想在一部叫做《女巫》的剧本中采用一段描写魔鬼夜宴的场面,虽经过长期的酝酿,但他却迟迟没有动笔写作.直到1866 年,在听了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交响诗《骷髅之舞》后,穆索尔斯基才开始决定动笔,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并将其试验性地用入他的歌剧《姆拉达》和《索罗钦的集市》中,取得了较好的剧场效果。
交响诗《荒山之夜》是一首单乐章形式的标题性乐曲,它有着叙事和描绘的特点,结构自由接近于音画和幻想的形式.现在大家都非常熟悉和经常演奏的录音版本,实际上也并非是穆索尔斯基的原作,而是由他的朋友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根据穆索尔斯基最早的一稿钢琴与乐队谱和为歌剧《姆拉达》和《索罗钦的集市》改编的两份合唱稿的素材于1908 年,也就是作曲家逝世27 年后自由改写并配器的第4 稿。
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在自己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对乐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因而他并不满意里姆斯基的配器版 (尽管这是一个公众多年来已经认可的范本) ,所以他又自己尝试着重新将总谱加以改写.斯托科夫斯基的这一改写,虽与原作基本内容相仿,但在一些细节的描写上,从听觉上就要比原配器更加形象化,场景、人物也更加栩栩如生。
在斯托科夫斯基的改编版中,斯托科夫斯基把乐曲开始部分的气氛渲染得非常强烈,小提琴声部上下回旋的音型结合着木管乐器滑奏式动机并伴着低音提琴和打击乐的强劲推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笼罩在恐怖夜幕下荒无人烟的山岗、狂风劲吹阴森悚然的背景.然而在地下的深处,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妖魔鬼怪终于盼到了安息日的来临,他们踏着急促的步伐、挟着妖风、夹杂着你呼我唤,一片混沌地来到荒岗.在这段音乐描写中,斯托科夫斯基的改编以及对大鼓的恰到好处使用是非常有特点的,在此处的应用效果产生出一种地层表面震颤的感觉,随后在漩涡般翻滚的声浪和精灵们的喧闹中,魔鬼们的盛宴开始了。
夜宴段至尾声,斯托科夫斯基将音乐处理成“呼唤声此起彼伏,黑夜和一切都沉浸在安息日的狂欢之中,直到整个乌合之众都投入最后的拥抱,结为一体”.随着一段半音阶的急剧下行,乐队一落千丈几乎沉默,这时出现了管钟在D 音上的弱奏,这是预报黎明的钟声,这远处教堂的钟声渐渐地刷新了音乐的色彩.东方破晓,音乐由阴暗的小调转为明朗的大调,在竖琴弹奏的舒展、天使般的琶音伴奏下,木管奏出悠缓明朗的旋律,它像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在它金色的光芒照耀下,午夜还狂歌滥舞的鬼魅全都匍匐在地悄声无息、蹑手蹑脚地退回阴曹地府.这段旋律安详纯朴,充满了黎明的气氛,它与前面大段的戏剧性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随后,音乐逐渐增强,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最后交响诗在乐队的强有力全奏中结束。
关于这首作品,穆索尔斯基曾经明确强调,他并非是在单纯用音乐描摹幽灵和鬼怪的嬉戏宴乐,他所关心的是正确再现人民的幻想、光明战胜黑暗的信念.这也就是斯托科夫斯基在改编版中所要刻意突出强调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也是穆索尔斯基的这首交响诗为什么广泛流传至今和深受人们喜爱的社会意义所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对比着听听斯托科夫斯基这版改编本演绎,乐趣自在其中.唱片编号: DECCA4438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