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恰图良
大提琴协奏曲
瓦蕾芙丝卡大提琴
殷巴尔指挥蒙特卡罗国家歌剧院
管弦乐团
Philips 434 166-2
本来,这两位苏俄作曲家每人都曾写过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但由于他俩都将自己的后一首协奏曲用了特别的名称——普罗科菲耶夫的后一首叫做《交响协奏曲》,哈恰图良的则是《狂想协奏曲》,因此正式地说,这里的两首曲子,就是两位作曲家各自唯一的大提琴协奏曲了。
两首曲子都是标准的三乐章.但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首安排很独特: 通常应是奏鸣曲快板的首乐章的位置,让一个很短的“行板”占着,与其说是协奏曲的首乐章,毋宁看作一篇戏剧作品的序曲.但是它很抒情,“行板”节奏由作为背景的乐队低音维持,大提琴则温柔而忧伤地吟唱着那如歌的抒情旋律.紧接着的第二乐章篇幅最大,而且令人牵挂多多的情绪纠葛及其发展,也是在这里分量最重.末乐章是“主题和变奏”,大提琴华彩以一种挣扎的姿态的唤起乐队阴沉而坚定的应和,颇具戏剧性。
哈恰图良的那首,或许还让人觉得更动听也更容易接受,至少首乐章一开头就有一段大提琴欢乐的歌唱.忽而转喜为悲,再又昂扬、奋发,而这些转折都连接得非常好.尤其“夜曲”风格的慢乐章,更是迷人……
1916 年1 月,年轻的普罗科菲耶夫在彼得堡指挥首演了他的《西古提组曲》 (或译《塞西亚组曲》,又名《阿拉与洛利》) ,从此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乐坛的先锋地位.作者本来打算写一部芭蕾舞剧,表现远古时代居住在俄罗斯南部黑海沿岸的西古提人的传说.后来舞剧被放弃了,其音乐编成了这套管弦乐组曲.四个乐章都不长,却都是内容充实,表现得极为紧凑、有力.首乐章演示出西古提人对太阳神维尔斯及其女儿阿拉的祈祷——这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默默祈祷,而是一种蛮族的祭祀活动,带着粗犷和血腥;第二乐章标题是“邪神及异教鬼怪之舞”,音乐如何古怪可想而知;然后是“夜晚”,邪神逼近阿拉,充满了危机感,而同时却有月光中的仙女给她以安慰;末乐章是一场人神大战,打得天昏地暗.西古提人的英雄洛利虽然不是邪神的对手,但最终得到太阳神的帮助而拯救了阿拉.一个意味深长的日出景象的壮丽描绘结束了全曲。
《三桔爱》原是普氏的一部歌剧,从中选出六段音乐组成这套管弦乐组曲,包括了那首很出名的“进行曲”。
多拉第的这张唱片无论演奏还是录音,都真正满足了音乐本身所需要的强悍乃至凶狠——真是骇人听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