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经典唱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六首大提琴组曲(全集)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卡萨尔斯大提琴

EMI CHS 7 61027 2 (2CD)

像前回那套独奏小提琴的唱片一样,通常我也劝一般爱乐朋友别理会这套独奏大提琴的,哪怕被人说是“没文化”.你只要知道,巴赫这个作品地位很高,不仅开了先河,也是确有品格,对后世的大提琴音乐有极大影响,就是了.音乐史的地位是一码事,音乐的娱乐性则是另一码事.毕竟是两个多小时的独奏,自言自语,难免单调.虽然这纯净的音乐可以有无限多的遐想性,虽然它也可能是个气象万千的壮丽世界,但究竟这些“可以”、“可能”有多少能让你兑现,全看你是不是也有那无限多的遐想能力了.巴赫时代的纯净离我们太遥远,我担心咱们这个时代的喧嚣是配不上这音乐的.有文化没文化,说到底是看我们与这文化有多大的融合程度,或者更确切地说,在这个“文化”里面,我们能有多少自主、自在?

说到唱片,傅尼埃版 (DG 419 359-2) 演绎和录音二者平衡下来得分最多.而我之所以还推荐卡萨尔斯这个录音太早、音效方面实在不敢恭维的单音版本,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它毕竟是极富声望的权威性演奏.这是事实,无论我喜欢与否 (仅指音效而言) ,我都无法回避.20 世纪的演奏史,积累到今天,它自身就已经是分量很重很重了,是铭刻着许多大师名字的纪念碑了.20 世纪的大提琴演奏家里,还没有什么人拥有像卡萨尔斯那么多的崇拜者呢。

巴赫和亨德尔时代的“奏鸣曲”,是和莫扎特以后的那种钢琴独奏的形式完全不同的.这里面担任主角的是小提琴,通常由羽管键琴或弦乐低音给予伴奏。

这10 首奏鸣曲,可能要算巴赫最优雅、恬静的作品了.一半是教堂的肃穆,一半是田园风光,原来在文化史上很相抵触的两种东西,经巴赫这么一调兑,倒是有了一番超越于二者之上的境界,一番崭新的美意,重又奉还给二者.教堂仍是教堂,耶稣仍在十字架上,却在那森然的昏暗中,添得些人间气息和大自然的亮堂;田园还是田园,但不见了泥泞.天永远是那么新,树永远是那么绿……

听巴赫的音乐,你总是可以想象到,一个处在宗教和世俗历史性争斗夹缝中的巴赫,并不拼命地挣扎——那将是粗暴、丑陋的——而是藉着音乐自身的超脱和净化,变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应付得那么好!

贯彻了巴赫在这里面的安详自在的态度,葛鲁米欧及其同伴演奏这些作品一点不靠炫技,卖弄.小提琴音色甘醇,敦厚,饱满,听来舒展大方.羽管键琴的应和 (在BWV1021 和1023 两首中还加进了大提琴) 如同镂刻金石,或深或浅,一刀刀都有章法.此片音效极佳,亮丽却不尖瘦,柔和却不疲软,就算摆在一向高水准的Philips 室内乐唱片家族中,也是冒尖的。

下页:马太受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