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了各种国际电影节大奖,下面该谈谈美国的“奥斯卡奖”.说起来,“奥斯卡奖”与一流的国际电影节的奖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奥斯卡奖”更侧重也更靠近市场,更偏重美国式的消费口味.所以国际电影节常常与“奥斯卡奖”势若水火,一部影片能同时既得国际电影节大奖又得“奥斯卡奖”的,几乎没有。
即使这样,“奥斯卡奖”的获奖片也存在着要名还是要利的问题.上一届的“奥斯卡奖”揭晓,英国导演明格拉的《英国病人》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座金像,另外一些分到奖项的影片,有《钢琴师》、《冰血暴》、《杰里·马奎尔》、《弹簧刀》等,这些影片几乎全不是出自好莱坞大制片公司 (如华纳、福克斯、派拉蒙、环球、索尼等) 之手,全是一些相对独立的小制片厂的出品,以致许多美国影视界人士把这一年称作“独立制片厂年”.但是好莱坞的大公司们对此并不在意,前环球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当然在制作大片时要赚钱的,但是如果你在赚钱和制作大片之间作出选择的话,那"拿钱来吧".制片厂并不愿意制作坏片子,但是对于它们可以营销什么比对什么是真正好的更有感情.”这也就是说,拍一部好片子虽然重要,但赚钱更重要,片子没得“奥斯卡奖”没关系,只要能赚钱就行.这些大公司虽然今年只有一部《杰里·马奎尔》得了奖,但它们的许多片子仍在赚着大钱。
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商们是完全把电影当作商品来经营的,而且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商品,拍电影首先要大投入.在美国拍一部影片,投资数千万美元是平常事,像一些著名的大片,如《水世界》投资高达两亿美元.在中国,现在的拍片成本200 万元已算是底线,也常常有动辄一二千万元人民币的“大片” (如《红河谷》、《兰陵王》等) .1995 年,美国共投拍了235部影片,如果平均每部片子投入是两千万美元的话,这就是40 多亿美元的投入.这些钱怎么收回来,而且得成倍地赚? 这就是电影商们绞尽脑汁想的事.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美国人发明了“制片厂制度”,也就是说,生产一部电影,更像是在工厂的流水线上作业,更多地不是依靠艺术家个人的才智,而是一个细致分工的集体班子.有的人负责设计情节,有的人负责写台词,有的人负责专门往里加噱头笑料等等,尽可能地让片子符合观众的口味.就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一辆汽车,每个工人只管一道工序.这样的片子拍出来,艺术家的个性会被抹杀,但片子可基本保证水准,特别适合类型片的生产,这样来拍电影,是不是更像是在搞工业?
事实上,从20 年代起,美国的电影业就已成为与汽车、钢铁等企业集团并驾齐驱的“第六大实业”.既是搞工业,就要有资本.在电影业,高投入高产出是一大特征,像拍《真实的谎言》这样的大片,里面包括鹞式飞机撞击摩天大楼等大量令人瞠目豪华场面和电脑特技镜头,这都是用美元堆出来的,它的投资达近亿美元.但它的收入也是巨大的,仅在美国本土,票房就达1.4 亿美元,还不算海外发行及录像带的收入.高投入是高票房的一个保证,但须有雄厚的财力做基础,这里风险又极大,血本无归的事是时常发生的.在这方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这样,电影业拥有那么雄厚的资本积累,可以有这样的实力进行大投资——这也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能够称霸世界的一个背后原因.1995 年,美国电影业的本土票房收入55 亿美元,而其海外市场票房为51 亿美元,这就有上百亿美元的年收入,但这还不是全部.每年美国电影录像带出售与出租的收入有200 亿美元,而其他与电影有关的商品 (如玩具) 等等的年收入亦可达70 亿美元——这也就难怪那些美国大电影公司的老板们那么财大气粗,对“奥斯卡奖”也可以不在乎了 (其实得了“奥斯卡奖”又是另一个发财机会,从这个角度讲他们心里还是在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