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原料的制备有“咀”、“煮散”、“饮片”、“粗末”之分。最早的中药汤剂在煎煮时多作咀(咀是古代的制剂法,用口将药物咬细如黄豆大小入水煎煮)。唐以后将以粗末形式应用的汤剂称为“煮散”。宋金元时因战争的影响,药材缺乏,在当代医家如刘河间、张子和、朱丹溪、李东垣等提倡下,应用煮散以克服药源的不足。追朔文献,提高药物使用率的煎服散和冲服散,从《内经》、《伤寒》、《金匮》到《千金》、《外台》,就有了初步发展,至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惠民药局就进行了全面推广。明清以后注意到药物本身外形的美观,这样就开始了饮片,减少了煮散的应用。
从“咀”、“煮散”改为饮片,在工艺上说是一种进步。因饮片外形美观,配方时易于校对。但饮片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的大小,甚至有的用完物,通过短暂时间的煎煮,药物的有效成分往往不可能全部煎出而随药渣的弃去浪费了。如煎煮不得法,茯苓、淮山药之类煎后中心部分还是干的,大枣、党参煎后还是甜的。
近年来,有些单位提出用粗末煎药,不但可以节约药材,而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有人研究煮散,单方选用甘草,称取处方1/2量,粉碎成2毫米颗粒,与全量饮片在相同条件下煎煮,然后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分别测定甘草酸含量,其煎煮效果如下。
煎煮方法
|
煎煮次数与效率
|
总煎煮效率(%) |
1 |
2 |
3 |
4 |
5 |
6 |
全剂量饮片法
|
19.56 |
14.25 |
9.05 |
4.23 |
2.39 |
1.87 |
51.35 |
半量颗粒法
|
54.65 |
10.78 |
4.95 |
4.35 |
3.09 |
1.19 |
79.01 |
效率增加
|
2.79 |
0.76 |
0.54 |
1.03 |
1.29 |
0.64 |
1.54 |
这是因为药物碎为粗末,药物的单位体积缩小,煎煮时与水的接触面增大,热力容易深入到药物内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就易被煎出。有人实验证明,大多数各类药材和复方的饮片,经过捣碎或粉碎之后,其煎出率的效果更好。如药材的质地坚硬、组织结构严密,则体积越小,煎出愈更多;质地柔软、组织疏松的药材,一般在粗末薄片规格的条件下,都可全部煎出。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经过300多例的临床实验,发现汤剂使用粗末煎服和散剂细末冲服,药效的使用率较汤剂饮片煎服提高了20%~30%。有人在实验研究中得出,用汤剂饮片量的1/3或1/2药材,称取后用小型粉碎机粉碎成如火麻仁或绿豆大(直径约2~4毫米大小),利用包煎,所得的药液质量与饮片煎服的汤剂相似。重庆的银翘散大都用粗末煎服,已故的北京中医研究院的蒲辅周等老中医在临床上常用煮散,治疗效果和病人反应一般都很好,亦有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证明,运用1/3量的汤方,碾成粗末,作煮散服用,并不减低临床效果。但不能把药材粉碎得太细,因为若粉碎太细,使大量的动植物细胞破碎,许多无效成分也被浸出,成品制剂容易产生沉淀。在确定粉碎度时,应根据药材和溶媒的性质而定,以水为溶媒时,粉末应粗些;以醇为溶媒时,粉末应细些。组织疏松的药材,如花、叶等粉末应粗些。组织紧密的根、茎类药材,粉末应细些。对含有大量淀粉、粘液质成分的药材,以切成饮片为好,因为这类药物的细末在煎煮过程中常积聚于容器的底部不能扩散,在直火(武火)煎煮下,容易发生焦化。
为了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凡制备汤剂所用之药材,必须切制成饮片或粗颗粒,颗粒的大小以使其在煎煮时不成糊状为宜。
饮片的厚薄应以药材的质地和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而定。从理论上讲,饮片越薄越好,此时水与药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有效成分渗出速度加快,浸出物质就越多,这是符合扩散定律的,实验亦证明,通过泻心汤总蒽醌的测定,粗颗粒可以提高复方汤剂主要成分的提取量。
但是,实践证明,将药材切制成适宜大小与厚薄的饮片,比打碎成粗颗粒要好,因为切碎比打碎破坏药材组织细胞少,其杂质浸出亦少。有利于煎煮与滤过,保证质量。
对药物的粉碎度要遵循:①对全草、花、叶及质地疏松的药材,其粉碎度对煎出率影响并不大,没有必要粉碎;②对于质地坚实的根、根茎、种子和果实类药材,粉碎成颗粒,既能提高煎出率,又能节省药材;③粘液质较多的药材,采用饮片煎著效果好。因为粉碎会增加药液粘度,不利扩散。
那么中药用量的大小,究竟和煎药液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的关系如何呢?有人实验证实,中药处方用量过大,并不能按药量增多而提高煎出率的系数,换句话说,临床应用中药,如剂量过大又不讲究煎煮方法,药物的许多有效成分被破坏浪费了。再从药物的作用来看,在一定范围内,药物之浓度增加,则其作用每与俱增,若药物达到最大作用后,再增加其浓度,亦不能增加其作用,甚或达到相反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