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伶牙利嘴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艺术家的圆场艺术
类别:文学故事 来源:

好戏开场, 锣鼓喧天, 台上正在演出京剧《战长沙》, 扮演关羽的演员在一阵紧锣密鼓中迈步出场.可是, 这个演员马上感到今天的气氛有些异样, 观众在交头接耳, 好像在议论什么事情, 他左右一看, 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自己手里拿的是“贤弟”张飞的长矛.关羽耍的是青龙偃月刀呀! 自己错拿不说, 等会儿张飞上场拿什么呢? 他一急, 脸上的汗珠也出来了.演员想: 干着急, 也下不了台.灵机一动, 干脆现编一段台词.于是一声“叫板” (表示要唱的意思) , 拉胡琴的也聪明, 赶紧起调.这个演员随即唱道: “战长沙, 打一仗, 失落了关某的大刀.因此上, 向三弟, 借来丈八长矛.叫儿郎, 快与爷, 四下寻找——”跑龙套的也挺机灵, 赶紧到后台抬出了关羽用的大刀, 递给了扮演关羽的演员.演员接过刀, 接着唱道: “这才是关某的青龙偃月刀! ”唱完来一个英武的亮相.观众席里, 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这个演员是谁, 现在已无可考证, 但是他临错而不乱, 巧妙补过的辨识功夫, 确实是令人叹服的。

据说弹唱名家马如飞, 一次在弹唱《珍珠塔》时, 不慎把“丫环移步出了房”唱成了“丫环移步出了窗”, 听众听后哄堂大笑。

马如飞知道唱错, 但他毫不惊慌, 镇静自如地补上一句: “到阳台去晒衣裳.”听众一听这巧妙的补白, 报以热烈的掌声.谁知一疏忽, 又把“六扇长窗开四扇”, 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这时观众不再喧哗, 静静地听他如何补漏.马如飞不慌不忙, 依然如故, 以他丰富的舞台经验, 继续唱道: “还有两扇未曾装”.台下掌声满堂。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临场不乱的应变能力也很强.有一次, 他饰《黄金台》中的田单, 因为赶戏匆忙, 出场后才发觉忘了戴纱帽.台下观众一见, 正感诧异.不料他灵机一动, 不慌不忙地念了一句“国事乱如麻, 麻了戴乌纱”的引子.单此一句, 不但摆脱了忘戴乌纱帽的窘境, 而且还针砭了时弊.又有一次, 谭鑫培赶某处堂会, 在《文昭关》中饰伍子胥, 管道具的在慌乱中误将宝剑换成了腰刀, 谭鑫培上台后才发觉, 但下台已来不及了.他便灵机一动将原来一句唱词“过了一天又一天, 心中好似滚油煎, 腰中枉悬三尺剑, 不能报却父母冤”, 换唱成了“过了一朝又一朝, 心中好似滚油浇, 父母冤仇不能报, 腰间空挂雁翎刀”.一曲唱出, 台下叫好不迭.还有一次, 谭鑫培在《辕门斩子》中饰杨六郎, 但这天饰焦赞的演员于匆忙间忘了挂须, 上台后自己还不知道.谭鑫培一见, 便假装生气地说: “你父哪里去了, 快快与我唤来.”那演员一时警觉, 赶快下场挂须, 顿时为之叫绝。

由于谭鑫培每每能不为一时的场上出错而影响整台戏的演出, 因此, 当时有人说他是“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的“活材”, 这个评价对其他长于补戏的艺术大师也是相宜的。

在英国, 至今还流传着莎士比亚巧为“皇妹”拾手套的故事: 一次莎士比亚在剧中正扮演剧中的一个国王.演出快结束时, 只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从台侧走上舞台, 在接受观众礼节性祝贺后, 她温文尔雅地走向莎士比亚, 深入角色的莎士比亚全然没有感觉女王向他走来.女王又步入台侧, 不觉两人目光相遇, 女王有意用眼神向莎士比亚示意, 而莎士比亚全神贯注于角色, 仍没有注意她.伊丽莎白趁莎士比亚下场之际, 再次走到地面前, 有意把手套丢掉一只, 然后, 姗姗沿舞台而下.机灵的莎士比亚猛地意识过来, 他刚念完台词, 便自然地捡起手套, 面对地观众说道: “纵然朕有重务即刻离去, 还将躬身为皇妹捡手套.”莎士比亚说得那么巧, 这一舞台道白与形体动作简直成了刚才这台戏的一部分.莎士比亚说完下场后, 把手套还给女王.哪知女王喜形于色, 连声称赞。

原来英王伊丽莎白很赏识莎士比亚, 曾多次在莎剧演出时, 走上舞台或者坐在后台.这次伊丽莎白又情不自禁地走上舞台, 原本给莎士比亚出了难题, 不料这位超凡的艺术大师随机应变, 将生活的应酬溶融于舞台艺术之中.这在戏剧是奇补, 在论辩恰为奇辩, 因为莎士比亚将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构成了一个真实的语境, 它高度体现了杰出艺术家们的圆场艺术。

下页:异画与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