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 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章草.初期的草书, 由隶书演化而来, 名为“章草”.一般认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 比隶书简捷的书体.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 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 成为圆转牵连, 粗细交替, 形态检束的字体.字右仍有波磔, 这是它保留隶意, 不同于今草的特征。
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 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书奏的折子等) , 后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 (前人讲“草”, 也有草创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是, 后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 叫他上奏本章时写成草书, 所以叫“章草”。
许慎的《说文序》中有“汉兴有草书”的解释.卫恒的《四体书势》也说: “汉兴有草书, 不知作者姓氏.”上述诸家之言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章草与隶书的关系及创造的年代。
至于“章草”名称的来源, 还可以认为是后来有了“今草”, 为区别而把前一种形式的“特殊”草书叫“章草”.这好像楷书古人叫它作“今隶”, 把秦、汉之际的隶书叫“古隶”;有了李斯的小篆, 就把籀文叫做“大篆”一样, 因此, “章草”名从《急就章》引出, 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
凡是一种书体, 必定要经过自然的因革损益, 这是在字体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在民间中流传, 完善, 最后把它固定下来.所以从某一角度说, 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 至多是某人经过一番有系统地整理而已, 只能叫作某人“集大成”。
章草的运用是解散隶体, 使它趋于简便, 至于用笔还是因袭了隶书的某些笔法.特别是“捺”画的末尾, 很是明显.但是其他笔画基本是后来行书的雏形, 不少字已有禁带 (连丝) 的笔划, 开创了草书的连绵笔势, 同时也为隶书向楷书过渡创造了条件, 起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
后汉张芝的章草最为有名, 今草也是从他开始演变的.因为他书技熟练, 所以书写得很快.张怀《书断》说: “章草之书, 字字区别, 张芝变为今草, 加其流速.拔芽连茹, 上下牵连, 成借上字字终, 而为下字之始……”阐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区别与关系。
章草中隶书的笔法, 如横依然上挑, 左右波 (撇) 磔 (捺) 分明, 而圆笔和一些萦带, 是隶书所无而今草常有的.即“气有方圆, 法兼使转”的运气法.总之, 写章草, 横竖要古朴如隶, 笔划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这是章草最基本的笔法.《续书谱》上说: “大凡草书, 光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 章草则解体平正, 下笔有源.”指出写时要笔势平正, 不要像今草从偏邪取势, 在飞动中求平衡, 笔法中有隶书渊源, 内涵朴厚意境。
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 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 称他为“草圣”。
前人因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 章草是今草之“源”, 所以主张学习今草, 必须先从学章草入手, 先学草法, 掌握其中规律.现在看来学草书并不须非要学章草, 才能掌握草书的规律.明朝人韩道亨编写《草诀百韵歌》就提供了方便.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 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 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 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 便于记忆, 如讲“氵”和“讠”, 这两个部首的区别时用“有点方为水, 空挑即是言”.再如说字的结构特点, 用“羞”举例则是“羞见羊踏田”, 即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田”组成羞字, 此帖虽不能包罗万象, 但引人入门是完全可以的。
自看今草以后, 从汉朝到唐朝, 都说其源出自张芝, 但是又因风格差异而各有特点和派系, 从形体上看, 前人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首先是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 其特点是气势连绵, 笔意奔放.古人称张芝的草书为“一笔书”, 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他的草书并非整篇连绵不断, 不过都能从锋笔的萦带关系看到其中的顾盼呼应关系, 和贯串一气的精神。
张旭是学张芝的, 《阁帖》中有张旭的两种帖, 笔法、结体和张芝相似.张旭是唐朝吴人, 善草书, 嗜酒, 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或者用头发蘸墨而书, 至醒, 自视以为神, 不可复得也, 故世称“张颠”, 又称“草圣”.唐朝文宗时, 世人以李白的诗, 斐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怀素在《阁帖》中有一帖“真书过钟”与二张风格很像, 但和自己的名帖“自叙”帖却不甚相同.而“自叙”帖才真正是怀帖的代表作.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 毛□东接见他并赠送一本精装的《怀素自叙帖》。
怀素字藏真, 在《自叙帖》前有四个小篆大字“藏真自序”, 他是湖南长沙人, 原姓钱, 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 生卒年皆不可考, 大概是唐朝中叶.《自叙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 《宝章待访录》《书史》等书上皆有记载, 字属狂草, 多用中锋, 笔划粗细变化不大, 融合篆书笔法而有所创新.刚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在行款、字形结体上, 大、小、斜、正互有呼应, 奔放流畅, 一气呵成, 尽得草书之妙.其帖和李白的诗一样, 是一种古典的浪漫艺术, 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 不是拘谨古板, 而是热情奔放, 开朗活泼.如高峡涧水下泻, 其气势尤其磅礴.清代杜衍在帖后题诗呼之曰“狂僧”、“草圣”.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优秀的书法艺术遗产。
怀素之所以有较大的成就, 主要是长期刻苦地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他受过颜真卿的指点, 又曾到长安、洛阳观摩了一些“遗编绝简”, 在学习前人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造和发展, 自成一体.史书记载, 他曾作漆盘、漆板, 在上面练字, 擦了写, 写了擦, 以至把板都磨透了.他把用秃的笔埋起来, 堆成土堆, 名曰“笔冢”.对于怀素, 后代的书法家推崇备至, 尽力效法.很为历代推崇的除上举二帖外, 还有《苦笋帖》, 潦潦十几字, 足见其精神.宋人的《海岳题跋》卷一记载“唐僧怀素自叙, 杭州沈氏曾刻版本”.可见, 唐宋时怀素的《自叙帖》就为时人所注意, 也可知在当时对于书法碑帖上的需求是大量的.宋代的米芾、元康里夔 (náo) 、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
其次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 他们在《阁帖》中有五卷帖, 王羲之三卷 (6-8) 包括159 帖, 献之有二卷 (9-10) 共76 帖, 多是行草夹杂.就草书来看, “二王”的笔法比二张要瘦, 更觉清新秀丽.羲之只有《十七帖》 (因帖中第一帖有“十七”二字, 故名“十七帖”) .一种是纯草书, 是王羲之的代表作, 大约是在唐朝人们搜集而成的.此外, 《姨母帖》《初月帖》《丧乱帖》等也很传神.王羲之改革当时草书中章草的遗迹, 改变了当时影响很大的钟繇书风, 建立了自己的风格, 并且吸取民间圆转笔势, 创造了“王派草书”。
王氏父子的书法, 特别是草书风靡后世, 其流广远, 不仅当时书苑为之震动, 现在谈及书法, 总要提起“二王”, 而且他对中外艺坛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王羲之是东晋豪门大族子弟, 曾跟学钟繇的叔父王廙广学书, 后又从工夫人学书.王羲之刻苦学习和钻研, 相传他平时常在胸前划字, 所以衣服总是胸部的地方先破.因他每天练字洗砚, 把门前的池塘都染成了黑色, 被后人称作“墨池”.这一段佳话, 也告诉后人, 学好书法和学习其他的技艺一样, 是必须勤学苦练的.另外, 就是要虚心, 要善于发现问题, 把技艺推向新高度。
羲之今草在南朝和唐初最为盛行, 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是王的后裔, 其今草最得王羲之神韵,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 在全国搜集王的手笔.唐初李怀琳 (邕) 、孙过庭, 宋代的薛绍彭, 元代赵孟頫, 明代文征明等都属此派代表作家.日本空海僧唐时来中国, 携羲之今草而归, 对于日本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 日本书界对王羲之的推崇亦是很大的。
献之的草书, 到盛唐以后大行, 他的《鸭头丸帖》很为历代推崇, 视为难得珍品, 经张旭、怀素发扬光大而成“狂草”, 宋米元璋、元康里夔、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 明末傅山、王铎, 更有所发展, 书苑上“王体”蔚然成风, 二王因而被誉为“书圣”。
第三是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庭的《书谱序》等: 这一派草法极有规矩, 字字区分, 全不作连绵体势.用笔和意态活泼飞舞, 比较适合初学者研习, 尤其是《书谱序》更便于学写、摹拟。
前人多以学草先学章草, 再写《千字文》《书谱序》.然后再上追“二王”, 写《十七帖》《阁帖》等为法, 并多看明人草书 (如宋克、祝允明、王铎、黄道周、张瑞图等的墨迹) .谓为此能取精用宏, 参酌变化, 对草书便可以应付无穷了。
智永是南朝陈时会稽人 (法名智永, 本姓王, 相传是王羲之的后裔) , 住永欣寺, 号永禅师, 善书且能兼数体, 其草书尤胜, 临帖十三年, 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 向浙东诸寺各施一本, 觅书者如市, 门都挤破了, 为此用铁皮襄之, 后人有“铁门限”的佳传.其自制墓志铭, 有王字遗风, 故隋炀帝常说: “智永得右军肉, 智果 (隋会稽僧人, 长于文学及书法) 得右军骨.”可见其虽有特点但仍然传于王氏一脉。
孙过庭, 名虔礼, 唐陈留人, 工草书, 自宋以来皆推其书为“能品”.其著述的《书谱》很有价值, 唐人张怀瓘最推奖之, 称其深得书道旨趣.但现在《书谱》失传, 只剩下“书谱序”一卷 (章草) .其另一作品《孙过庭景福殿赋》有人怀疑是后人伪造, 看上去与孙过庭其他帖风格很相似, 可作参考。
值得一提的还有米芾的《草书九帖》, 宋克的《杜子美壮游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康里夔的《渔父辞册》, 祝允明的《李太白五云裘歌》《赤壁赋》, 文征明的《滕王阁序》等.另外, 武将岳飞的《出师表》也很为人们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