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贯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变动的时代, 担当着文献的传承与阐述的, 是意图保守西周文化的儒家学派.这个学派集团, 奉孔子为祖师。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鲁国人.孔子在贫贱中生长, 做过鲁国的小吏, 富有好学之心, 熟习了在鲁国保存下来的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据说, 置身于政治纷争中的孔丘, 在一度担任鲁司寇 (相当于法务长官) 时, 对反对者使用高压手段, 遭到掌握实权的三桓氏以及别国的合力陷害, 出奔到国外.从56 岁起, 他带领门下弟子游说诸候, 也访问了当时的霸主晋、楚两国.经过长达13 年的流浪, 对政治终于失去希望, 回到鲁国.晚年, 他作为“儒家”思想集团的倡导者, 一面教导人数众多的门生, 一面整理古代典籍。
孔丘的事迹和思想, 以忠实记载其言行的《论语》为基本依据, 《春秋左氏传》《礼记》等为参考, 虽然不明之处仍有不少, 但可以说他是中国首先使人伦道德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的人物。
主要由儒家的门徒保存下来的《诗》《书》, 是文学史上居于诗、文开端地位的文献.其中《书》, 留下了散文体文章的最古老的面貌。
《书》在汉代以后, 作为经书之一, 被称为“尚书”.随着宋代的经书集成《十三经注疏》的编定和四书、五经的确立, 又得到《书经》的名称.它的内容, 是由古代帝王的史官记录的, 从传说性质的圣王尧、舜开始, 经夏、殷、周三代诸王, 至东周时晋文公、秦穆公.旧说称, 孔丘曾将尧、舜以来圣王贤主的言辞及教令整理为100 篇.战国时期的儒家从自己的王朝观出发, 将这些史官记录作为自己的经典, 以后与《诗经》及礼乐说一起, 成为这一学派的权威的源泉。
与周王朝的政令同样, “封建”诸候的大事, 也被王公的史官们以自觉的责任感, 在各种各样的公式化的记录中保存下来.在战国末年, 这些以年、四季、月日为基干记述事件的内容及经过的官府记录, 似乎被通称为“春秋”。
现存的《春秋》, 是鲁国的编年史, 与《诗》《书》一起, 被战国以后的儒家列为他们的教本.对于《春秋》的成书, 孟轲等人提出了与此有关的一个重要人物.据说, 《春秋》原来只是极简略的官府的政事记录, 经过孔子的修正, 才成为后来的面貌.这位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通过对原文的文字上的修正, 依照自己的“大义” (善恶的价值标准) , 恰似站在执政者的地位上, 对那一桩桩事件作出评定.也就是用一字褒贬的方法, 推行“微言大义”.这种在仅仅一字的修改中寄托褒贬之义的所谓“春秋笔法”, 是立足于孔丘的大义, 以文辞的严格用法来表现事迹。
现存的《左氏传》, 也算是前述《春秋》的“传”.所谓“传”, 既是指一个学派对他们所奉的经典所加的训诂、解释, 也是指这一教义的师传, 从秦汉之际开始, 逐渐以文籍的形式出现.西汉前期被汇总在一起的《周易》(《易经》) 的十翼及《毛诗故训传》之类, 是“传”的典型.《公羊传》《谷梁传》, 作为“春秋传”, 是当时国家公认的经书解说.与此相对抗的, 是据称由孔丘同时代人左丘明所作、在西汉末被列入“春秋传”的《左传》(《春秋左氏传》) .不过, 它原来称为“左氏春秋”, 是战国时期人将历史故事、传说作为资料编集而成的.《左氏传》对《春秋》的笔法虽然也颇加注意, 但较之“空言”, 更为重视“行事”.也就是说比起追究文辞的表现来, 重点主要是在对以往历史事迹的明白的解说.书中对春秋时期历史上的人物作了个性鲜明的描绘, 对复杂的事件, 也从原因和始末展开了曲折而丰富的铺写.对战争的记述, 尤见精彩.所谓“春秋五大战”的描写, 足以令人想象, 以语言表达巧妙的说唱故事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口诵文艺, 是《左传》产生的基础。
《国语》据说是左丘明写作《左传》后的剩余部分, 所以被称为“春秋外传”.它也是使用与《左传》共通的原始资料, 按照周王朝及七个诸侯国的国别编成的, 其中《晋语》占了一半.这本具有说唱故事沿源的书, 以“记言” (言辞的记述) 为中心, 大部分充满了对话和谏辞之类.其中有说服力很强的文字, 如记吴越争霸之事的部分等。
《晏子春秋》也是一本充满向齐国君主进谏言辞的书, 从中可以看到支持、喜爱这些故事文学的士人层的典型.《战国策》则多述在战国时期对立的列国之间从事外交活动的纵横家之事迹, 充满善于诡辩的说客极尽委曲的论辩.此书是由西汉末的刘向最终完成的.他根据多种异本进行整理, 按12个国家分章编排.后来司马迁写作《史记》时, 《战国策》同《左传》《国语》, 都成为其资料来源。
墨家同战国时代的儒家并称, 为一大学派, 其思想见于现存的《墨子》53 篇.《尚贤》 (分为上、中、下) 篇以下的“十论”30 篇 (其中七篇缺) , 和被称为“墨辩”的论理学著作 (《经》《经说》篇) , 是这一学派的中心思想.这种结构, 似乎是出现于从孟子到荀子这一段时期中的几种相类的书重合而成的。
墨家与力求以道德调和人类社会的儒家相对立, 追求从人类集团的全体繁荣的意义上而言的“利”,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而鼓吹强制性的无差别的广泛的兼爱, 排斥侵略思想 (《非攻》) , 反对侵害人民利益的统治者的奢侈行为 (《非乐》《节葬》) 。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领袖, 姓孟, 名轲, 出生于邹, 其地与孔子的出生地鲁相邻.相传由母亲养育成人, 流传有孟母三迁及断机为教的贤母逸闻(刘向《列女传》) 。
孟轲私淑孔子之孙子思 (孔伋) , 接受了注重内省的主观精神的曾子学派的教义.他的后半生, 作为当时士人阶层的典型, 与其他学派相抗, 同时游说于山东、河南一带的诸侯.又曾在齐国的稷下, 向异学派挑起政治论争, 磨炼了思想, 所谓稷下, 在齐都临淄的稷门附近.当时, 齐威王在这里招纳了众多学者, 建立了百家争鸣的场所, 世人誉为“稷下之学”, 盛极一时。
孟轲在“仁义”这一人伦道德和“性善”这一人类观的基调上, 提倡实现“王道”的社会.但当时战国的诸候, 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计和眼前的外交策略, 将他的理想主义视为远远不切时势的道义派论调, 敬而远之.尽管他以雄辩的论说阐述了自己的思想, 结果却是被废置不用。
儒家学说, 注重家族关系的调和与国家秩序一类问题, 是人伦和政治的哲学.与此相对, 道家学说则贯穿了个人主义态度, 把充满矛盾的现实作为“自然”必然的命运, 消极地接受, 通过描绘排除人为努力的、无为的“混沌”世界, 表现他们的观念, 展现了可以说是宗教性的境地.这些, 在庄周(庄子) 所作的《庄子》的主要部分内篇中, 用想象力丰富的寓言作了论说。
一般认为, 庄周与和他同为生长于宋地的名家的论客惠施是同时代人, 这也是孟轲活跃的时代.孟轲具有强烈的王道政治的使命感, 惠施在利、害的对立中积极地进行辩论, 而庄周对他们一概漠然视之.他鼓吹一种万物齐同的理论, 就是以相对化的态度看待价值判断, 对事物的对立的外相也平等视之, 企求一面从现实中退避, 一面因循 (随从、顺应) 命运的主宰者“真宰”、“造化”, 立足于超越于现实的“道枢”之境, 保全自身的性命.这些主张, 都是在巧妙的寓言中, 通过奇想天外的比喻来展示的.以丰富的语汇和独创的表现力写成的鲲鹏故事 (《逍遥游》) 、梦化蝴蝶 (《齐物论》) 等著名的文章, 在整个先秦的散文文学中, 成为第一流的作品。
老子, 名李耳, 字聃.如果作为实在的人来看, 当是比孟子稍后的人物.其思想较《庄子》内篇出现得迟, 比起前者关心个人的祸福, 《老子》更多地关注社会和政治应有的理想状态.《老子》提出“无为无不为”, 即统治应当对人民无为 (排除人为的干涉) , 相反却可以使人民完成其所有的功用.进一步说, 由“绝圣弃智”——放弃琐细卑微的人智, 所达到的社会生活的“无为” (排斥外加的强制) 状态, 又是同“自然”的面貌相一致的.从而, 与相互争夺私利的社会相反的、由自给自足的经济产生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就被当作理想的社会。
荀子名况, 又被尊称为荀卿、孙卿.据《史记》记载, 他是赵人, 曾参与“稷下之学”, 长期担任稷下的祭酒 (首脑) .当时, 田骈、邹衍等人已经去世.后来, 投靠楚国的春申君, 在他的推举下做了楚国新领地兰陵 (今山东省枣庄市附近) 的令 (长官) 近20 年.荀况的门下, 出了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李斯等, 儒者浮丘伯等, 他给予秦汉之际的学说以极大的影响.学于荀况门下的韩国公子韩非, 是开辟新时代的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所著的《韩子》即后来的《韩非子》, 是秦汉之交的著述, 其理论构成最为致密.“经”的部分和相当于“经”之“传说” (解说) 的部分分开, 论述其学说, 如《内储说》《外储说左·右》上下六篇那样, 在各篇中发挥了使所说主旨彻底化的效果.论证文的有力形态在这一书中得到了完成。
战国时代, 诸侯已完全自立, 成为相互间以力竞争、弱肉强食之世.各国为了对付激烈变动的形势, 寻求紧要的政策.生逢其时、身怀一二技艺和术策的游说之士, 在外交和内政方面, 得到了纵横驰骋的场所, 同时诸国的掌权者也纷纷召纳他们为门下食客.这些客士们, 一方面显示出任侠或俳优的气质, 琢磨辩说的巧妙, 使用适当贴切的俚谚, 设制出人意料的寓言及比喻, 以提高论说上的表现技术;同时, 为了超越对抗的思想集团, 也在锤炼独自的思想、学艺.这些主张, 被用来教导诸子百家的门人或游说诸侯, 主要是阐述执政者的政治方术和战略, 作为以议论文为中心的思想性散文, 大致在从秦汉之交到前汉末年, 被写成书本的形式.于前汉末年将汉室书库加以整理而成的书目, 为《汉书·艺文志》所承袭, 其中将这些书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小说家从略) 的百家九流, 加以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