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七言律诗,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712—770) 的《登高》.它写于大历二年 (767 年) .当年9 月, 吐蕃入白豳灵州, 国事不宁, 杜甫栖身夔州, 长期漂泊, 暮年贫病交加, 壮志难酬, 重阳登高, 感慨万千, 乃赋此诗.前4 句写登高所见风急、天高、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紧扣秋色秋意铺陈得十分浓郁.后4 句写登高所感, 抒发老年多病, 长期流寓他乡的愁苦, 其间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这篇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写得苍凉沉郁而又挺拔强劲, 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诗歌通篇对仗工整灵巧, 语言极为精练,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 是意繁语简、文浅旨深的典范诗句.其14 字之间含8 层意思: 万里, 地隔辽远;悲秋, 时序凄惨;作客, 羁滞他乡;常作客, 羁旅之久;百年, 年岁已暮;多病, 身衰病苦;登台, 远望故乡;独登台, 无一亲朋相伴.它将极其复杂的情绪以十分精确的对偶形式表达了出来.胡应麟说此诗是“古今七律第一”。
现存最早的文人六言诗
现存最早的文人六言诗, 是汉末建安时“七子”之一的孔融 (153—208) 的三首六言诗.六言诗据传始于西汉司农谷永, 或说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已有六言诗, 但均不存.该诗体不甚流行, 但其后唐代诗人王维《田园乐》中的两首却很有名, 宋代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传诵更广。
最早的三言诗
最早的三言诗, 是南朝宋鲍照 (约414—约466) 的《代春日行》.其诗写诗人在春游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表达了诗人热爱美好自然, 热爱幸福生活的感情, 以及亲人两地分居而不能聚的思念之痛.由于三言诗不便表达思想感情, 故历来少用, 能够流传的作品则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