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四大谴责小说, 是清末著名作家李伯元 (1867—1906) 的代表作《官场现形记》、吴趼人 (1866—1910)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 (1857—1909) 的《老残游记》和曾朴 (1871—1935) 的《孽海花》。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 尖锐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官僚制度, 着力描写了各级官吏视钱如命、贪污腐败和媚外卖国的丑态, 以及他们对人民残酷迫害的罪行.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官僚群像, 他们视钱如命, 为财当官.为了钱, 他们丧心病狂, 卖官鬻爵, 贪赃枉法, 残害人民, 出卖祖国, 以至出卖灵魂.作者为我们勾画了那个“畜生的世界”的丑恶。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通过九死一生在20 年中耳闻目睹的无数怪现状, 描绘了一幅行将崩溃的清帝国的社会图卷, 重点仍在暴露官场的黑暗, 揭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九死一生”在20 年中所见到的, 只有三种东西: “第一种是蛇虫鼠蚁, 第二种是豺狼虎豹, 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作品比《官场现形记》所暴露的范围更加广泛, 几乎囊括了整个晚清社会, 上自慈禧太后, 下至地痞流氓, 举凡贪官污吏、奸商巨贾、纨绔公子、斗方名士、洋行买办、洋场才子、劣医巫术、和尚道士等等, 均在作者无情挞伐之列.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蛇神, 不仅麇集于官场, 而且充斥于商场、洋场、家庭乃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历史上的煌煌业绩, 就是创造了无数个空前的“怪现状”, 留下了累累罪行, 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灭亡.在近200 桩“怪现状”中, 绝大多数出在官场.老官吏卜士仁 (“不是人”谐音) 告诫其侄孙卜通 (“不通”谐音) 说: “至于官, 是拿钱买来的, 钱多官就大点, 钱少官就小点”, “至于做官的规矩, 那不过是叩头、请客、站班……这是外面的话, 至于骨子里头, 第一个秘诀是要巴结……你不要说做这些事情难为情, 你须知他也有上司, 他巴结起上司来, 也是和你巴结他一般的, 没什么难为情”, 否则, “非但不能做官, 连官场的气味都闻不得一闻的了”.作者更借“九死一生”之口一针见血道: “这个官竟不是人做的.头一件要先学会了卑污苛贱, 才可以求得着差使.又要把良心搁过一边, 放出那杀人不见血的手段, 才弄得着钱.”典型的苟才 (“狗才”谐音) , 不学无术, 由于有“卑污苟贱”的品格, 又精于“不怕难为情”和“巴结”的“秘诀”, 因而在沉浮不定的宦海中, 能够进退自如, 一帆风顺.他发迹的关键, 是看准了两江总督心爱的五姨太太新丧之际, 逼新寡的儿媳填补了这个空缺.这一惊人之举, 果然出奇制胜, 从此扶摇直上, 飞黄腾达, 官至署里藩台 (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高位, 且获银元局总办的肥缺.他虽曾被查, 却凭借巨额贿赂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再操胜券.由于他毫无“良心”, 且精于“杀人不见血”的手段, 最后竟“宦囊丰满”到了“不在乎差使”的地步, 索性弃官到上海做寓公去了.作者对道德沦丧的晚清痛心疾首并严加谴责: “九死一生”的伯父子仁, 处心积虑欺负寡娣孤侄, 吞没了亡弟万余两遗产;黎景翼为财逼死胞弟, 并拐卖弟媳为娼;苟龙光为提前继承万贯家产, 竟买通江湖劣医毒死了生父苟才, 并奸娶了父妾六姨太太;道学先生符弥轩, 平时满口仁义道德, 却百般虐待抚养他长大成人的老祖父.同时, 作者也塑造了一些一败涂地的封建理想人物如吴继之、“九死一生”、蔡侣笙等, 视他们为鸡群中的凤凰、黑暗中的光明和失望中的希望。
刘鹗的《老残游记》, 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 反映了晚清的一些社会现实, 对酷吏多有揭露.作品以大量篇幅塑造了3 个在封建社会中常见的不同类型的官僚形象: 逼得百姓齐称“清官”的玉贤, 诬良为盗, 残暴狠毒, 杀人如麻, 为“血染顶珠红”, 直闹得“烟埋城阙暗”;自命清廉的刚弼, 刚愎自用, 草菅人命, 滥施非刑, 制造冤狱;表面宽和仁厚、爱才若渴的张宫保, 实际颟顸昏庸, 优柔寡断, 不学无术, 听信谰言, 致使黄河沿岸600 里数10 万居民生命财产付诸东流。
曾朴的《孽海花》, 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 通过当时京城内外的官僚名士、封建文人特别是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思想生活和社会风气, 展现了清末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生活的现状, 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窳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异乎寻常的忧虑和关切.作者笔下的那些封建顽固派, 无不食古不化、夜郎自大.他们不屑于世界大势, 是一伙坐拥高位的僵尸.他们自觉江山固若金汤, 天下太平, 置国家民族大事于不顾, 整天悠哉悠哉, 不是摩挲“商彝周鼎”, 就是考证版本古画, 最后无不以丧权辱国、身败名裂而告终。
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 是即将灭亡的封建社会的产物, 也是广大人民所敲响的封建社会末日来临的丧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