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 佛学典故 < 文学故事 < 休闲文摘:当前位置 
以种福田,以破悭贪
来源:佛教故事 作者:

出《大智度论》

大月国弗迦罗城,有一画师,名叫千那。往来于东方多刹施罗国,卖画为生,辛苦了十二年,积得三十两银子,携还本国;尚未归到家中,遇见众僧,忽然发心布施,即问寺中司事的维那道:“若供养众僧一天的饭食,须要多少银子?”答道:“要用三十两银子。”画师即倾囊中所有,给与维那,说道:“请代办一斋,我明日再来。”遂空手回家。其妻问出门了十二年,得到怎样的收获。答道:“积得三十两银子,刚才已做了福田,给与寺僧设食了。”其妻恨怒,一道绳子把丈夫缚起来送官,诉说上项事情,官问画师:“你积得银钱,何以不给妻儿,而施舍他人?”画师答道:“我前世必因未曾修福,故今世贫穷辛苦,今得遇众僧,乃是良好福田,若复不种善因,则后世仍将贫穷,如此贫苦相续,没有脱离之日了,因为这缘故,故并施众僧。”恰好断事官是一位信奉佛法的优婆塞,听到画师的话,很是赞赏,便除下颈间所挂璎珞,及自己所乘的马,所住之房屋,一并施给画师,说道:“汝施众僧,若众僧未食,好比种的谷子未熟,而谷芽已生,我这一点东西施给你,不过是谷芽,你的大果在后,还没来呢!”

【释义】愚人不信因果,不知因果通乎三世,以为省啬是疗贫唯一方法;岂知悭贪之业,愈招贫穷之报;诚欲疗贫,当行布施,以种福田,以破悭贪也。且省啬之道,若减省自己衣食用度,则为节俭美德,若不肯施舍他人,即是鄙吝,佛典所谓悭也。事变以来,人多骤富者,己身与妻妾子女享用,则一食万金,不以为费。而于贫苦老弱,流浪街头,熟视若无睹,假使略知因果,略知施舍福田,其人不但今生受福,亦当福及来生矣,愿善学诸仁者,广为说之。

 
· 下页:虽受欺罔,竟尔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