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念佛经时, 经常听到五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 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 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 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 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 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 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 然后为它安立名称, 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 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 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 称为心所生法, 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 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 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 它集起诸法, 并能生起种种的法, 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 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 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 称为意。
三者为识, 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 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 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 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 以它为主, 故称为心王, 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 各个合为一集, 都是因缘和合的, 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 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 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