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教入门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三、唯名与唯心
来源:民间善书 作者:圣严法师

诸位居士:

首先谢谢贵社周子慎老居士的邀请, 使我有机会又一次与诸位在此见面, 同时也谢谢贵粥会的轮值主席台大心理学教授黄光国博士, 为我作的介绍。

我对整个的佛法而言, 尚不足以提出个人的判教思想。今天所要讲的题目“唯心与唯名”, 仅是个人对佛法作一些尝试性的介绍, 绝对没有标新立异的企图。

唯心

“唯心”一词的依据, 最有名的是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卷第十九觉林菩萨章中所说:“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然在晋译华严经卷第十, 如来林菩萨章, 只说:“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又说:“若人欲求知, 三世一切佛, 应当如是观, 心造诸如来。”有唯心之意而无唯心的名词。

本来, 佛法不讲形而上的本体论, 为了便于一般学者理解起见, 权且循著哲学的观点, 将佛法的观念, 介绍出来。现在就“唯心”的心字, 分作本体和现象的两个论点来讨论。

(一) 本体论的心

佛教思想中的本体论的心, 又可分作清净心、真妄和合心的两类:

(1)清净心:是讲绝对的圆满, 亦即是万法的根本, 例如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卷十九觉林菩萨章中所说:“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又说:“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这是纯净心中, 示现一切法, 法本无净秽, 故心亦常清净。现实世界之有净有染, 与清净的本源心, 没有关系, 那是由于凡夫众生的烦恼妄想和执著所致。虽然有人会怀疑, 本来清净的心中, 何以会产生不清净的妄心和妄法, 但是, 从清净心的立场, 看一切法无非是清净心的自然如此。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 最初发现的真理是:“奇哉!奇哉!大地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就是说;众生虽分有六道和四生, 众生之为众生, 乃是由于众生迷于生死, 虽有生死的现象, 以佛法的立场看, 却有并未离开清净本然的佛心, 众生心中虽觉有虚妄, 佛心中则恒是一片真实。

(2)真妄和合心:清净心的理论, 虽极超越, 尚有许多人, 要问:既然本来清净, 又从何而来种种烦恼杂染的生死现象呢?因此, 佛学之中又有一种对于“心”这个问题的解释, 即是以大乘起信论为中心的如来藏思想。阐述如来藏思想的经论有不少, 例如《大般涅盘经》、《大法鼓经》、《胜蔓经》、《如来藏经》、《楞伽经》、《无上依经》、《不增不减经》、《大乘密严经》、以及《宝性论》、《佛性论》等。由清净的真如心, 而有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如胜□经), 又由真如心而开出不生灭与生灭的二门(如起信论), 如来藏随净缘, 则为清净真如心;如来藏随染缘, 则成生死的第八阿赖耶识。由此而形成了真妄和合的心。在楞伽经中称:“寂灭名为一心, 一心名为如来藏”, 此处并无真妄之分, 但在胜蔓经的空如来藏是指清净心, 不空如来藏已有染净的功能在内。起信论则明白地指出如来藏是随缘的真如心, 是真妄和合的心, 亦即是在染则染, 在净则净的众生心了。

清净的“一心”也好, 素朴的如来藏也好, 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真如心也好, 都是为了指出众生的形而上的本体是什么。虽然世间法都想追问万法的起源与结果, 佛法为了不愿堕入神我外道的一元论的陷阱, 所以怎么讲也不指出生死之初的情况, 只讲因无始无明而有生灭, 而此生灭的本身, 并不异于不生灭的清净心, 一旦大悟彻底, 既不是生灭, 也不是不生灭, 乃是绝对待而不思议的, 无以名之, 姑且称之为“心”。也可以说无明是无始的, 但却是有终的, 而无明的终点, 并不等于把无明从清净心中割除掉, 乃是从无明得到大解脱, 不受无明束缚而自在游戏于无明之中。

(二) 现象论的心

这又可分作认识心与修道心的两大类:

(1)认识心:从小乘的观点谈认识心, 名为心、意、识, 此三个名相, 或有多义, 或为一义, 一义即是三种名称虽不同, 而其所指则为一, 多义即是三种名称含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有说:“意”为过去, “心”乃未来, “识”为现在。有说, 在六根、六境、六识的十八界中设“心”;在六根、六境的十二处中许“意”;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中设“识”。实则, 此三名所指, 仍是一样东西, 即是认知及辨别的心理现象。

另从大乘的观点谈认识心, 是指唯一的根本识, 或名为阿赖耶识的种子生现行, 即是第六识的功用。阿赖耶识则是储藏一切染净种子的仓库, 是第六认识心的本体, 它是万有所成, 也能变现万有。

(2)修道心:经论中常有提到修道心的重要性, 例如《阿弥陀经》中的念佛至“一心不乱”, 《法华经》卷七的“一心称名”;天亲《往生论》中的“世尊, 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善导大师《观经疏》第四七说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修道心的功用, 是从修习戒、定、慧而产生。戒的精神在于止一切恶, 行一切善, 善恶的抉择判别, 在于心的运用。小乘人持戒, 特重于身体的威仪清净, 大乘的菩萨持戒, 特重于心地的染净差别。

所谓修道心, 有三种形态:散心、定心、慧心。散心修道, 意为虽行于散善, 而犹能够随分摄心;定心则是内与三昧相应, 外息一切缘虑妄想;慧心, 是指从修定而得的智慧功能, 或经由圣贤的开示, 或自行读诵, 得见心眼的光明, 或名“心印”。传法正宗记卷第二云:“夫心印盖大圣人种智之妙本也, 余三昧即妙本所发之智慧, 唯皆以三昧称之。心印即经所谓三昧者也。如来所传, 即此三昧也。”经说“如来惠我三昧”, 即是以佛心印, 印证弟子得法眼净, 开了心头的智慧之光。祖庭事苑卷八也说:“达摩西来, 不立文字, 单传心印,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此处的“心印”是指修得的智慧:“人心”是指真妄和合的如来藏, 或已被烦恼覆盖的第八阿赖耶识;“见性”是见真如的本性, 即是本然的理体。

戒能安身, 定能安心, 慧能从心起用。以心印心是智慧的功用, 在主观的内在与客观的外在之间, 完全合而为一的一种心理状态, 所谓但可心照而无从言宣的一种直感。

唯名

在佛法的观点看, “名”与“心”是互为主体的。因此, 我们可把它分作认识心的名及修道心的名, 加以说明。

(一) 认识心的名

(1)“名”是心法:俱舍论卷第五称:“名为作想”, 也就是说, “名”是思想、想像、想念等的心理活动。再看十二因缘中的“名色”二字, 是指五蕴法而言, 色是众生的依报, 是物质世界, 名是众生的正报, 是精神世界。名是指受想行识的四蕴、色是色蕴。五蕴法所讲的众生身心的全体, 名既是心法, 故称唯名, 实际即是另一类型的唯心论。

(2)名是有漏有为心所变境:凡是心识, 都是有漏, 也都是有为, 小乘看到的, 只止于第六意识, 大乘则讲心意识, 详加分析, 开出第八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

由第八识所变现的一切法, 称为唯识所变现境界, 即是众生的依报。名是诠释表示八识所现的事事物物;分别识是名的能诠, 名是分别识的所诠, 而实为一体。

例如《楞伽经》卷一所讲的五种法:名是境相的标示符号, 分别是妄想心, 例如以眼识来对色境, 而有第六意识的分别或辨别, 在如来的正智, 虽亦对境起用, 从根本智而起后得智, 但却不起清净与杂染之分别的妄心。唯有在凡夫的立场, 始有能诠与所诠, 以及能变与所变的分别执著, 复由所变境而起种种烦恼心。由于分别执著虚假的名相, 而起种种妄惑。所以楞伽经卷四要说:“愚痴凡夫, 随名相流。”

(3)名是妄想心:在法界次第卷上云:“心如幻炎, 但有名字。”此处所讲如幻如炎的“心”, 即是指的虚妄心或烦恼心。心本不存在, 由于妄心或烦恼心的结合与积聚, 便似乎有了心的存在的感觉, 所以给它标上了名字。

(二) 修道心的名

从修道的立场看“名”, 它既是烦恼法, 也是除烦恼法。

(1)名是烦恼法:名既是由妄想心所产生, 所以定是烦恼的有漏有为法。修道的目的, 即是要转变烦恼心而成菩提心。“名”是财、色、名、食、睡的五欲之一, 穷人希望发财, 饱暖则思淫欲, 丰衣足食而有美眷如玉之后, 又会想到受人敬仰, 追求名望及社会地位, 乃至以立功立德来扬其名声, 小则荣光耀祖, 誉满一方, 大则留名青史, 以扬名千古。所以, “名”虽为五欲之一, 虽属于烦恼法, 但其比之以财色及食睡的四欲, 并非很坏, 至少, 为了爱惜名之羽毛, 不敢公然地作大恶业。不过, 名大招忌, 它会为你引来很多莫须有的烦恼, 如果以伪善或暴力来沽名钓誉及争名夺利, 那是非常可怜的大烦恼了。所以, 实至名归者, 无关宏旨, 为名所动而名不副实者, 便是烦恼心的发芽茁壮, 能使人们永沉苦海, 接受苦果。

故在《俱舍论光记》卷五云:“唐言名, 是随义、归义、赴义、召义, 谓随音声, 归赴于境。”也就是说, 名是随著音声文字而归赴境相, 它有召集的功用。

也可以说名声是随著言语文字的传播, 而得到更多人的知道, 名越高, 随之而来的恭敬利养或诽谤打击也越多。实至而名归者, 固然无关, 若为名而自赴于险境者, 实在可怕, 若你的名气越大, 趋炎赴势及对付你的人就多。所以有多大的名声, 就有多大的感召力或引人注目的力量。

对常人而言, 有财产未必就有美名, 有美名亦未必就有财产, 所以, 名和利, 虽有连带关系, 并不是必然有关系。

不过, “名”是枷, “利”是锁, 当你有能力(智能或财力或势力)之时, 人家为了使你替他们做更多的事, 找到更多的钱, 他们会给你送上很多的美名, 乃至金钱, 投合你贪名求利的心。可是, 当你接受的美名与报酬越多, 你须付出的心血也就越多了, 其至会使你身不由己地, 被名利牵著鼻子东奔西走。像我现在, 与利固然无涉, 因为有了一点小名, 就有好多人想给我套上更多的名, 什么董事长、馆长、所长等。我为逃避名利, 己逃了数十年, 最近数年, 却逃不掉了。

或者有人觉得我很好过, 其实我为这些事务性的名义, 颇感苦恼!记起天台智者大师说过的名言:若不领众, 可至铜轮位, 后以损己益人, 仅至五品内位。也可以说智者大师亦是为盛名所累的人了。但是如果为了度众生, 名是有用的。

(2)名是除烦恼法:我们再把“名”分析一下, 我们既能从因缘论的观点破除执著, 也可从因缘论的观点破除名相。修行的基础方法, 是数息观与因缘观, 数息观破散乱, 因缘观破愚痴, 既然“愚痴凡夫随名相流”, 我们就得以修因缘观来破除名相, 而进入圣流, 名是标的符号, 不是实在的, 只有假名。真名无名, 假名才有很多的名。因此观察一切的东西, 先仅有相, 相是因缘和合而成的, 名是标示所有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的一种符号。金刚经称:“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相既是虚妄, 何况是由相而起的名呢?有人劝我少演讲, 多写书, 可以留名千古。演讲, 只有几十个人听, 多至几百个人听, 最多几万个人听, 听过以后就没有了。但我要试问:是什么留传千古?是圣严这名字留传千古, 千古以后我圣严这个人在那里呢?书里头?书外面?于我本身有何干系?这个地球世界会坏, 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全体也会坏, 能够逃出这个大范围的可能很渺茫, 纵然把我的书装上火箭, 送到另外的星球去保管, 也不能逃过毁灭的命运, 时间太长, 空间太大, 几万年也仅刹那间就过去, 几百万光年的距离, 也只是近在咫尺, 名是保不住的, 不能永恒存在的, 何况名之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正如剪下了的头发与身体的关系。

这样分析以后, 就知道名与我们没有关系, 正如刚才黄光国博士给我介绍了好多头衔, 与我没有关系, 连圣严二个字与我也没有关系, 圣严这二个字用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我过去不叫圣严, 将来死了, 也不是圣严。

印度的大乘佛法分为三大系, 一个是真常系, 是指真如、如来藏、佛性等的常住真心的系统;一个是性空系, 又叫中观般若系;一个是唯识系, 今天我只讲唯心和唯名, 其实也讲了唯识, 不过请诸位不要误会我有了独特的判教。我没有忽略唯识系的佛学, 我只是从心和名的立场来讲而已, 在此, 我要告诉诸位的是:唯心系的佛学思想, 重视心的本源及其结果。唯名系的佛学思想, 则著重于现前这个妄心的认识, 追寻到了源头, 便是修行的结果;要对现前妄心的彻底认识, 必须有修持的努力作为代价。所以, 不论从那个角度看, 佛学的目的都是教人以切实的修持来完成解脱与自在的圣果。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讲于慧炬社粥会 刘国香·杜正民居士整理

下页:四、活佛与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