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佛教入门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二、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来源:民间善书 作者:圣严法师

释迦牟尼

在古代的印度, 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 迦毗罗卫城, 降生了一位王子, 名叫悉达多, 后来出家修道, 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 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 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者, 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 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何谓佛教

自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 到目前为止, 大致上分成两大系统, 在世界各地传流下来。

南方的小乘系统, 有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越南等;北方的大乘系统, 有中国(包括西藏)、朝鲜、日本等。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 并称为四大宗教之一;但是,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点, 在于“无神”的教义。不论任何宗教, 若非崇拜多神的偶像, 便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实际上, 犹太教、基督教、回教, 同出于一个根源, 同属于一神信仰的宗教。唯独佛教, 别树一帜, 主张因缘与因果, 否定神的权威;因此, 普通人以为, 不信神的主宰, 便会落于唯物的思想, 站在佛教的立场, 既不偏向唯神论的迷信, 也不走向唯物论的极端, 主张以合理的身心, 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

谁能达到这个目的, 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将他自己成佛的经验和方法, 告诉他的弟子们, 弟子们一边照著佛陀的话来修行, 同时也辗转地告诉他人, 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 教化人类大众的佛教了。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论和唯物论的偏激, 所以是平易近人的宗教, 更是宽容博大的宗教。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现在印度, 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 介绍一下:

印度的民族

印度这个民族, 自古以来, 便相当神秘且复杂, 在宗教信仰方面, 尤其复杂而繁多, 但在西元第八世纪之初的回教徒入侵印度之前, 印度尚未发生过宗教的战争, 当回教徒以武力征服之后, 和平与慈悲的佛教, 即首遭灭亡之祸。经过两三个世纪回教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印度, 下层社会的民众之间, 也有不少人成了回教徒, 起而与其原来的印度教对立, 此后, 印回两个宗教之间, 战祸连绵, 迄今未了。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 印度从英国统治了三百年的殖民政府之下, 获得了独立, 但却在印度领土之内, 割出了一个新的回教国家巴基斯坦, 纵然在印度境内的回教徒们, 有了自己的回教政府, 印、巴两个政府之间, 依然时起战端。

至于印度教, 乃是佛陀降生之前, 印度民族的固有信仰, 先是婆罗门教, 经过历代的变迁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

印度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至二千年间, 即已有了属于青铜器时代的都市文明, 当时的印度人民, 在以农业为主而兼营工商的情形下, 已在衣食住方面, 享受到了高度的生活水准, 此从一九二二年, 印度河流域的莫恩求达罗的遗迹发掘之中, 已被证实。然而此一都市文明, 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之时, 由于来自西北方的印度雅利安民族之侵入, 便受到了破坏, 此一新来的民族, 相信也曾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影响, 从而形成以雅利安民族为主流的印度文化。

从语言学上考察印度雅利安民族, 和今日欧洲语系的各民族有其关连, 所以统称之为印度雅利安语系的民族。其中的雅利安民族, 是由中央亚细亚的高原, 通过阿富汗尼斯坦, 到达印度河流域, 再向南侵而至恒河流域, 结果, 完成了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 以及以恒河为中心的许多新宗教, 佛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大新兴的宗教。

可是, 印度除了白种的雅利安人, 尚有肤色黑暗的土著, 达罗维荼人住于南方, 另有一支接近中国边界的蒙古族, 释迦牟尼的降生地, 现在也从印度本土分裂出来, 成立了一个仅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小王国, 叫做尼泊尔, 以其现在的住民而言, 与蒙古血统的黄种人无异。

因此, 近世的学者之中, 例如英国的历史家斯密斯氏(VancentA.Smith), 以为释迦牟尼即是蒙古系的黄种人, 但是, 依据佛典中的记载, 以及传统的见解, 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种人。

婆罗门教

所谓婆罗门教, 是雅利安人的宗教, 这个宗教的形成, 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 居于印度河流域的时代, 后来, 恒河流域产生了耆那教, 特别是佛教等新宗教, 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 婆罗门教本身也发生了革新运动, 故到近世以来, 称之为印度教。但在本质上说, 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意味, 并无差别。所谓婆罗门, 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袭的祭师阶级, 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的权威, 故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

若从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起来, 婆罗门教的根源, 并非产于印度, 而是印度欧罗巴诸民族的共同信仰, 例如印度与波斯的宗教之神, 大致相同, 印度的善神为提婆(Deva), 恶神为阿斯罗(Asura)(到佛教之中称为阿修罗);在波斯的□教, 善神为阿诃罗(Ahura), 恶神为阿劣曼(Ahriman)。印度教祭火, 火神为阿耆尼(Agni);□教也拜火, 火神是阿脱尔(Atur)。同时, 这两个宗教, 均用一种苏摩(Soma)的草制成的酒, 当作祭神的圣物;也均用动物作为供祭的牺牲。由此可以明了波斯的□教和印度的婆罗门教之间, 有著共同的渊源关系。即使古代的希腊、罗马和日耳曼人的诸神之信奉, 也是基于同一个起源, 后来被基督教征服之后, 欧洲各民族才和他们原有的宗教告别。

阶级制度

婆罗门教的主要特色, 即是以圣职为中心的阶级制度(Caste), 以及圣典之神圣的两点。这个阶级制度是世袭的, 永无变更之可能的。这是由于有西北方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赖宗教来解决的问题, 占了极大的比重, 凡事均不敢不考虑到和诸神的关系, 奉献供物, 祈求诸神息怒, 并且给予恩宠。因此终日以祀神为务的祭师们, 在智慧上能够理解宗教的神秘, 尤其熟悉祭神的仪礼, 无形之中, 即在人民心中, 自然取得了很大的权威和崇高的地位。他们在印度住定以后, 大概未有多久, 这个以婆罗门为最高阶级的观念, 即已形成。第二阶级为从事治安及保卫人民的武士, 称为刹帝利;第三阶级为从事农工商业的一般庶民, 称为吠舍;第四即是最低阶级的奴隶或贱民, 这是以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原住民为主的, 称为首陀罗。

这种阶级制度, 当然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佛教之能在婆罗门教的国土中, 得到发展的机会, 原因当然很多, 反对阶级制度, 主张四姓平等, 乃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可惜, 当佛教被回教消灭之后, 印度教再度抬头, 阶级制度依然存在。而此阶级制度的规定, 即载于他们的神圣的吠陀的圣典, 所以相互为因, 根本无法废除。

吠陀

婆罗门教的第二特色, 是把他们来自天启的圣典, 视为绝对的真理之所在, 共有四类, 总名为吠陀(Veda, 意为知识), 即是他们的四大根本教典。

(1)梨俱吠陀:这部书不但是印度最古的文献, 也是全体印度欧罗巴民族中最古的文献, 总集了一千多首宗教赞歌, 在其中看到了雅利安人到了印度河流域的五河地方, 率直地吐露了他们对於宗教的感情, 对於种种神明的奉祀与祈祷, 其中有关前面所知苏摩酒的供养之处很多。这些赞歌, 由祭师阶级的婆罗门, 代代相传, 且为以口传口, 不以文字记载, 视为无上的神圣。

(2)沙磨吠陀及

(3)夜柔吠陀:在内容方面, 此二吠陀, 不出梨俱吠陀的范围, 乃是为了使用于各种不同的祭典, 编集而成。

(4)阿闼婆吠陀:大致也和梨俱吠陀类似, 所不同者, 其中有著很多用于各种场合的咒术及魔术, 这是它的特殊之处。所以近代学者之中, 有人以为阿闼婆吠陀, 或者是反映出了雅利安人受到印度土著民族的民间信仰之影响, 才有这样的圣典出现的。

除了以上四种被称为吠陀“本集”(Samhita)或吠陀文献之外, 尚有《梵书》(Brahmana)、《森林书》(Arangaka)、《奥义书》(Upanisad)等三种, 也应包含于吠陀文献之内, 而被视为《天启书》(Sruti), 以别于后世产生的《圣传书》(Smrti)。其中特别是《奥义书》, 宣说了非常高深的形而上学, 故为研究印度哲学学者们, 极其珍贵的文献。到了西元纪元之后, 婆罗门教的内部, 也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哲学学派, 不过, 凡是属于婆罗门教的任何派别, 无不将《天启书》视为绝对的神圣。

总之, 婆罗门教虽可因为时地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对于婆罗门阶级的特权和吠陀神圣的信念, 乃是永远不变的。当回教侵入印度之后, 用武力压迫印度人民改奉回教, 自属事实;然在下层的贱民社会, 取得许多人的真心信仰, 苦于宗教的阶级制度, 亦未尝不是原因之一, 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恒河流域的文明

再说, 定居于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 渐渐向东方移动扩展, 到达了恒河流域。在西元前五百年顷, 恒河流域的文化, 已从传统的雅利安文化中, 得到了新生的机运, 大大小小的许多王国, 已渐次成立;那些共和政体的国家, 人民居住在一个一个集体的村镇里, 遇有大事, 即在树荫下或公共的会堂之中集会讨论, 会中如果无法求得全场一致的通过, 便由调停委员会来处理歧见的纠纷。他们的政治领袖, 虽称为“王”, 却是由人民推选出来的。他们的生活, 是以农耕与畜牧为主, 农村之外, 也有从事锻冶及陶器等职的村落, 工商业者已有了各自的同业公会的组织, 城市则为财富的积蓄中心。在恒河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肥沃的森林地带, 已被这些人们开拓成了景色幽美的殖民地区。

当然, 在原则上, 他们依旧承认婆罗门教的特权, 然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 不论在经济或政治方面, 均呈现著新的气象, 因此也开始在精神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他们试著发出了疑问:“我们在这新环境中, 开辟了土地, 组成同业公会, 进行著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建设了新的都市, 为什么在宗教方面, 还是停留在古老的桎梏中呢?对于我们无法接近的吠陀圣典, 以及世袭的婆罗门阶级的特权所提供的宗教, 真的能满足自身的希望吗?”于是, 便产生了一种新宗教的要求。

新兴的宗教

所谓新宗教, 当然是和传统的婆罗门教不同。那是不依赖传统信仰和圣典的权威, 而是基于各自的体验所产生的信念;也就是说, 不要仰仗外在的给予, 而要藉著自我的寻求, 来满足宗教的信心。

由于这样的要求, 一些抱有宗教热忱的人, 便放下了一切的世务俗累, 走出家庭, 隐向山林, 专心于精神的修养, 以期从切身的体验之中, 彻悟宇宙的真理, 解除人生的苦恼。像这样的出家人, 当时即被称为沙门('sramana), 他们在婆罗门之间, 也可算得上是为求真理的良师, 穷年竟月地长期修行的故事, 在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中, 也曾说到过;可惜, 在婆罗门教方面, 受了既成的教权的限制, 不能活用《奥义书》或自由地加以讨论和思索, 所以不能做到出家的沙门那样, 如想达成这个目的, 必须放弃他们的特权和家庭, 跟著沙门去度出家修行的生活。

因此, 比起婆罗门来, 沙门的人格地位, 自然高尚得多;人们对于这样的修行者, 生起恭敬心, 不足为奇, 所以供给衣食, 使得他们没有生活之忧, 得以一心修行。这一风气的形成, 到了西元前五百年之时, 已由没有组织的云水状态的个别的沙门群中, 出现了好多位拥有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弟子的大沙门, 各自成为一个教团, 以他们自己所体得的道理, 教导他们的弟子。

这种思想的倾向, 是自由化的结果, 但也不是统一宗教的局面, 而是宗教思想极为活泼和繁杂的时代。最不可思议的, 在这些新兴宗教的沙门团之中, 竟有一种极端的唯物论在内, 他们宣扬现实的美好, 嘲笑婆罗门的宗教和世间的道德。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的印度社会, 影响很大。但是, 无理地迷信神权和天启, 固然不是人类的幸福之道, 如果一味地崇拜现实世间的名利物欲, 更非人类的幸福之道。为了挽救这两个走极端的思想危机, 所以在许多的沙门团中, 出现了两个新的宗教, 那便是耆那(Jina)教和佛教。

耆那教和佛教, 不仅在发生的年代相近, 即使在思想上也有好几个共通之处, 例如, 两者的教主, 均系武士阶级的王子出身;最大的相似之点, 耆那教与佛教, 都是反唯物的无神论者。不过, 两者的命运却不相同, 佛教在印度, 先被印度教所兼并, 复遭回教徒的彻底破灭;耆那教却在印度历史上, 从未中绝过, 目前尚有一百万左右的教徒。相反地, 佛教虽在印度灭亡了, 却在亚洲各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一大宗教, 而且在印度的新旧各种宗教之中, 唯有佛教发出的光芒, 使得全世界的人类, 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崇高伟大。

下页:三、由人成道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