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讲录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中庸 中国文化真正的内养修身的中心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南怀瑾

凡32章《中庸》又《大学》,是中国的道统的中心。纵然佛法没有来,后来禅宗乃至于佛没有传过来,中华民族这个真理会不会找出来?一样会找出来。因为它本身固有文化里头有,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后世佛法进到中国来,大部分还借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庄》的东西来发挥。因为孔孟思想所代表的儒家,我只讲到这里为止;孔孟以下另外讨论,那值得批判了。孔孟所代表的儒家,依佛家来讲,是真正的大乘道,而且注重行愿的。所以佛法到这里,它两个一拍就配拢来。那么那个佛法修持方面那个空灵的,跟《老》《庄》两个那个出世的形而上的、也是可出可入之间,那个所谓圆觉境界同最后大彻大悟境界两个一拍就拍拢了。所以佛家到这里,右有儒家孔孟,左有老庄,中间加上一个佛,三套马车一抬,所以到唐宋以后,这个文化放了无比的光芒,是震动。他的出世思想同老、庄(一样),你说孔子主不主张出世呢?一样主张出世啊!大家认为孔子反对出世,完全研究错了!你不相信,再去读《论语》,再去读《史记》。所以《论语》上孔子来看好几个隐士,就是专门说出世思想。当年骂孔子骂的最厉害的当面笑他、当面讽刺他:如丧家之犬,急急忙忙的,你救世救得了什么啊?救不了这个社会的啊!如丧家之犬哪!像个野狗一样乱跑,没有人家收留。那个楚狂接舆、假疯子那个鲁接舆就骂他:“凤兮凤兮”,你是个凤凰,你生这个凤凰,凤凰落在这个时代啊,凤凰不如鸡啊!就那么笑他。孔子告诉学生们,每一个都是高士。但是他为什么不当隐士去啊?他说:鸟兽不可以同群啊!

大家抓住孔子这个话,(说)孔子是反对修道的人、当隐士的,骂他们野兽、混账,“鸟兽不可以同群”。孔子是这样说吗?这个话他不是骂他。孔子说嘛,讲老子也是这样,他说:鸟我知其高飞,鸟会飞嘛;兽、猛兽我知道它四脚会跑,他说我都可以知道;只是有一个东西我没有办法去把握——龙,这个龙啊,可大可小,三栖动物,天上能够飞、地上能够爬、水里能够游,大而无比、充塞天地;小起来比头发丝都小。我们中国的龙不是恐龙啊!过去所形容,有没有这个动物?反正这个龙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是这样,就是几个字:“隐现无常,变化不测。”“隐现无常,变化不测”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所以拿龙来(代表),龙就是这个精神。所以孔子说:鸟我知其能高飞,兽我知其能远走;唯有龙啊,神龙见首而不见尾!中国所讲这个龙,给你看到头,尾巴给你看不见了,身体不给你看;你看到尾巴,头不给你看;永远是变化莫测。他告诉学生们说,我看看老子,“其犹龙乎”啊!这个人莫测高深。

所以孔子,大乘菩萨道,入世的精神。之所以讲其为圣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但是他的修养——中庸,尤其他的孙子继承他的道统,把这个内养之道、修身养性、明心,通通都在《中庸》说完了。你看由“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他由万物一体的本性说起,告诉我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就在你的身心上。那么开始怎么做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步修养的方法是中庸,然后到了中间,你修到了这个定境界,然后就是一个,《中庸》就告诉你一个方法——“诚”,“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由诚到明,由渐修到顿悟;由明到诚,由顿悟以后来渐修,都可以,两条路最后是一样。那么先要养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最后到至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通智慧都来了。他明告诉你有神通,鬼神之道洋洋乎其通哉!那么由这个到家了以后,他最后同他祖父一样,菩萨道证道了,悟道、修道、证到了,入世救世,就是圣人之道,自立立他。中国文化本来有。所以我说《中庸》可以当《金刚经》念,你敲起木鱼念《中庸》,一样的功德无量,求神通得神通,求感应得感应,求圣人得圣人,求啥得啥!山东话:要啥有啥。(一笑)这个中庸里头都有了!

所以中庸啊,中国文化真正的内养修身的中心。所以希望你们诸位同学,“至诚之道”,百分百地诚恳去研究。

最后像今天我们结论,这一个所告诉我们内圣外王,做人处世的道理都有了。我所这一次向诸位讲的报告的这些中庸研究,在我心里上也是急急忙忙把它赶完,没有详细借题发挥,也没有完全发挥,发挥起来内容还很多。大家不要认为听了这一点点中庸,以为自己了解中庸,那是不中用的。

真正的中庸啊,中庸就是啊,我们现在念中(zhōng)庸念错了,规规矩矩要照山东话念中(zhòng)庸哦!中(zhòng)不中(zhòng)哦!念中(zhōng)庸是错了的呦!所以我们几千年念错了,把它的中(zhōng)当成一个方位来念,中(zhōng)庸;或者是集中的中、中和的中。中(zhòng)庸,所以北方人,你到山东就晓得,这是齐鲁文化,山东人看这个儿子笨:这个不中(zhòng)用的东西!山西人、山东人,这个杯喝茶好不好用啊?“中(zhòng)用噢!”就是这个中用。生个儿子不乖:不中(zhòng)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中用的黄帝子孙,中(zhōng)庸才是中用也!才是中庸。

所以“中(zhòng)”,怎么样中?斋庄中正、至诚之道,中庸。对了!插头一样插对了。“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zhòng)”,这一下对了,是道;“发而皆中节”,起心动念恰到好处,“谓之和”。中(zhòng)和,应该念中(zhòng),不念中(zhōng);念中(zhōng)庸是传错了,至少我这一家是这样讲法的啊!诸位大家自己去研究,别家他们爱怎么讲,同我本店不相干,本号里头卖的就是这个样子。(笑)

我们中庸到今天也是圆满地结束了。关于秋天以后儒家方面或者我们再讲什么,再做研究,再向诸位最后通知,反正登记有地点。谢谢!

下页:附录:南怀瑾《中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