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中庸讲录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自诚明 谓之性 自明诚 谓之教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南怀瑾

下面翻过来是二十一章,中庸的中心来了:“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哈,不晓得讲些什么!那现在用白话一翻,就是“自诚明,叫做性;自明诚,叫做教。诚就明了,明了就诚了。”就是白话文。你说是说些什么话?

“自诚”,上面晓得什么叫诚:“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它的方法是怎么样?专一来的,用一个方法择善而固执,一念专精到达了极点,豁然而开悟,这是诚的境界。由诚专一做功夫,乃至你们学打坐的,修静、定,做功夫做到了极点,开悟了,“自诚明”,渐修的方法,这就是佛家所谓禅宗讲渐修,叫做“性”。

“自明诚谓之教”,一闻千悟,一说就开悟了、懂了。懂了以后,不经过定的修持不行。由明白了而转修持到诚,这就是顿悟。

第一句话,“自诚明,谓之性”,由渐修而到顿悟。“自明诚,谓之教”,由顿悟,悟后起修,就是教。

实际上,修与悟这两个东西,功夫与智慧,两个是一个。“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功夫到了,智慧自然开;智慧开了,功夫一定到。就是这个话。你看,这个时候佛教没有来哦,什么都没有,这是固有的文化,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对于此道早就通了。“自诚明,谓之性。”由诚到明,性地的功夫。“天命之谓性”嘛,中庸第一句话。所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这个反复告诉我们。所以,中庸的中心一个是明,一个是诚。怎么样到明诚呢?就是要去悟它。

附:上面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按语: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前句“明”即“明明德”之第一个明字,动词,彰显之意,由修诚而明本性。后句“明”即“明德”,表性体。依体起用,全用即体,因本体故能起诸用,故言明则诚矣。明德之体方能成就修诚之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非离诚修之外别有性体,非离性体之外别谈诚修。

下页: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