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诚明,谓之性”,这个性就是性德,从前面明了自己“本性”,明了自己虚妄的身心,看破这个虚妄的身心,然后把这个虚妄的一切放下。不断地这样修持,到最后把这个妄心全部,破除干净了,这个性德完全显露出来了。这个性德是“本性”,原有的德,它是经过修来的,修得来的,修得来的“性”,“性”也不是因为修而有的,是因为破除这个虚妄,显示出来的,所以这叫做“性”。“性”字就是本有的意思,本有这个体“性”,再看下面这两句,“自明诚,谓之教”,“明诚”,“自”呢?还是,根据郑康成的注解,“自”还是当“由”字讲,由“明”而得到这个“诚”,这就跟前面不同了。前面圣人,他是经过修行,把一切虚假的这些东西,虚假的心理,全部把它破除掉了,这个性显示出来了,然后,他从性里起的光明智慧,他做的事情,全部是理性发出的作用。这个“自明诚”,就不是这样,“自明诚”不是圣人。是学圣人,学圣人学得程度很好了,他先要学这个“明”,学什么明呢?由体,由这个“本性”起的作用,这个“明”上面学,这个“明”,他也不知道。他也不知道的时候,怎么个学法子呢?要根据圣人,所教的学问来学啊。
比如前面,《中庸》一开头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就解释,这个性的“本体”,“率性之道”就是讲,怎么样把这个天性,开发出来呢?你要修道,怎么修道呢?那就是“率性”啊,一切都要顺乎“本性”啊,怎么样顺乎“本性”呢?这个“本性”自己。就拿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现在,心里所想的全部是虚妄心,哪里知道这个“本性”呢?“本性”不知道,怎么个率性更不知道,那要讲了。我们要读圣人书啊,读圣人书籍,圣人书记在经典里面啊,经典里面讲的这个道理,我们读了圣人的经典,我们才明了,应该怎么样“率性”。知道“率性”的话这才是修啊,修道啊,所以“修道之谓教”。
因此这一句话“自明诚”,我们普通人,要学中庸之道,要想学圣人,先要学“明”。从经典上面,学这个道理,经典讲这个道理,就是叫我们“明心”,明了自己的“真心”,这个“真心”就是“诚”,“诚”啊,“诚”到至诚无妄的时候,他就是“真心”就是“性”。因此我们明了这个道理,从经书上,了解圣人,所讲的这个“明”,这个明就是起的那个智慧。比如说,由智慧做的事情,从这上面明了啊,由明了然后修行的话,修到于“诚”,开发自己“本性”,这是“自明诚”。“自明诚”,这就是说我们普通人,一定要受教育的。这个教育是什么呢?就是《中庸》开头就说的,“修道之谓教”。儒家不但《中庸》是这个讲,其它各经里面,所讲的教育,都是教我们学的人要“修道”。所以教育的根本,就在教我们“修道”。“修道”的目的,就是要“率性”,要开发自己的“天性”,成就圣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它的特色就在这里。
因此这个“自明诚”,就是指的我们,普通求学的人,学《中庸》是这样,学儒经的其它的各个经典,都是目标订在这个上面。要“修道”。所以下面讲“谓之教”,“自明诚,谓之教”啊,受这个教育。教育就是教我们,明了这个道理,然后,到了“自诚”的这个境界,成为圣人。以上这个四句、两小段,第一段,“自明诚,谓之性”,是讲圣人的境界。“自明诚,谓之教”,是讲贤人的境界,学圣人学到贤人的这个境界。贤人境界,他也是从读经开始,从圣人的言语的教化开始。因此我们现在,贤人没到,我们还不算是个贤人啊,但是我们要学一个君子。从开始学君子的时候,我们就要学经书,不读经书、不研究经书,我们怎么能够“自明诚”呢?怎么能够“明诚”呢?所以在这里,虽然指的是贤人的境界,也包括我们,学《中庸》的所有人,都要把目标订在这个上面。
按语:明德为体,由体起用,诚修之法即是修道之教。若言学“明”,仍属修德,修诚具体修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