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易经文化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周易》上有这样一段话,对我们通过观察人的言语来看这个人的性情很有帮助。“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将要背叛的人,他的言辞就显示出惭愧不安;心中有疑虑的人,他的言辞表现出来就是散漫枝节;吉祥善良的人,他的言辞很少,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吉人寡言语”。

“躁人之辞多”,一个人心浮气躁,内心很烦躁,表现在外面就是爱说话,言辞很多。“诬善之人其辞游”,诬陷好人的人,他的言语表现出来会游移不定;失去操守的人,他的言辞就会屈曲不直,因为他做了坏事,失去了品格,所以他就有理屈词穷的那种感觉。

《论语》曰:“敏于事而慎于言。”《易经》亦曰:“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都告诉我们,做人需谨言慎行。而《弟子规》于此,亦有很深的教诲,诸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又如:“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句句都饱含诲勉,深切地警示我们,言语需谨慎。

有谓“祸从口出”,言谈是非,好言人短,常会为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人因一句话说得不当,就造成无法弥补的灾祸,败家丧身。由此可见,言语不慎,岂不可畏?

俗话说:“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言语表现了一个人内在品德修养。然而,人们知道言语能够彰显自己的德行,却不知道,谨慎言语,才是培育德行的所在。

要达到言语适当、合理,更重要的仍在于自我德行的培养。心地真纯善良,说出来的话自然真诚可信;心地平静祥和,必然不会多嘴多舌,远离纠纷。因此,不但言语方面需自我克制,在内亦要培养一颗谦恭谨慎的心。于人有礼,于事恭敬,如此,品德提升后,言语会更趋向于简洁、正直、圆融,不但可避免许多是非、祸患,人生也会因此更加顺畅如意!

下页:《周易》成语: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