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子张儒学派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韩非子·显学篇》指为儒家八支派之一。创始人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郡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城镇)人,孔子的弟子,少孔子四十八岁。该学派对孔子仁说,笃信力行。极力主张:当官应是尊尚贤德的人,宽容、团结众多的人,表彰事迹优良的人。怜悯能力差的人;面临危难;可以献出生命,面临得利,要想到义与不义。严厉批评“信道不笃”。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论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论语·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论语·子张》)的人和事。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

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下页:子思儒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