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孔子为什么“好古”呢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古代的事情具有典型意义,有相对确定的记载,人们对于古代更可以有客观的态度,哲学家总是反思已经发生的事情,所谓夜晚才起飞的猫头鹰,历史在哲学家的视野历时不可或缺的。孔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强调对于已经完成的事件不游说,不劝谏,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谴责,不是不去关心这些事情,而是要承认既定的事实,不游说、不劝谏、不谴责,才能使自己有比较超脱的心态。

古代的游戏或者制度,已经包含了“道”的意义,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投射游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射中兽皮,(实际上,那个皮,已经是一种象征了)人的能力各有强弱,这种差别是游戏可以进行的前提。而且,按照马融的解释,在投射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仪容,符合音乐的节拍,配以相应的舞蹈,那才是真正有趣的事情。(《论语正义》引)也有的解释认为只有天子才可以用兽皮,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的替代品,而“为力不同科”则是指征用苦力也按照不同的规程。不管怎么样,孔子都是鼓吹“古之道”的。

古人,特别是古代的名言,往往经历了时间空间转换的考验,更加有权威性,《论语·微子》记载周公对鲁公说过的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大概是儒家宽厚思想的来源之一。“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更重要的是,理想虽然指向未来,但是历史可以成就理想,或者说,历史可以成为理想的载体。时间的积累可以使被认为好的东西越来越好(比如尧舜、周公,是孔子的梦想),而被认为坏的东西越来越坏(比如桀纣,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被人们记住的极好或者极坏,就成了批判现实的标准。在孔子看来古代民众的不足之处,当时的人都无法比拟:“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张丰乾)

下页:“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