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孟子对天与命的复杂态度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一般说来,孟子思想中似乎也有与孔子思想中大体一致的表述,“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一般教科书或论文认为孔子的天命观与孟子的天命观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引用的证据就是这一句话;并且从这一句话中,似乎的确可以看出孟子的立场基本上等同于孔子的立场,这样说基本上并不错(如果细致一些,“莫之为”与“莫之致”还是可以有所区别的)。但是,如果全面来看《孟子》中对天与命的界定就可以知道: 《孟子》中除了这一句话以外,孟子还有很多其它关于天与命的表述;在那里,在结构上,天不能与命并列或互易,在特征上不是与孔子的表述相似,而是与墨子的表述相似。如此理解《孟子》中的“天”,对于改变对孟子思想中天与命的似是而非的见解、对于真正合理地理解孟子的天与命应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在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孟子也是指出是“天”(而非“命”)使人在苦难中成长,是天提供了生机。

在表述上《孟子》中没有出现“天命”一词。在特征上《孟子》中的天主要是与命相异、相反、相对。《孟子》中的天是与心、与性同一层次的概念: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在此,天与心、与性相连,尽心就会知性、也就会知天,存心、养性也就是事天;生命(寿命)之类的事情是命而不是天;对于天要尽心,是人应该(首要)努力的方向;而对于命,它不是人应该(首要)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如果与墨子相联系还可以看出,在结构上,孟子也把其思想核心归之于天;孟子也不把天与命相连,而是把天与命相对,这是孟子与墨子相同、相似的地方。如此在天与命的问题上,对比《孟子》与儒家的《诗》《书》、《论语》、《中庸》、郭店竹简,再对比《孟子》与非儒的《墨子》,我们似乎可以说,孟子在天与命上对墨子思想进行过学习和借鉴,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说孟子受墨子思想影响或孟子借鉴过墨子思想应该是成立的。这虽然多少降低了孟子思想的神圣性、神秘性,多少对孟子的高大形象似乎有些不恭敬,但恐怕这更接近儒墨是非(既批评又学习)的事实。

另一方面,与墨子相异的是,孟子在把思想核心推之于天的同时并不对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孟子认为人要俟命、正命、知命而不是墨子的非命。并且,虽然在形式上孟子和墨子都把思想核心上推之于天,但在内容上则大为不同,即墨子天的内容是“兼相爱、交相利”,而孟子天(心)的内容则是“仁义礼智”,天的不同内容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儒墨努力的不同方向;换言之,在天的形式下,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最终的结果是感性、功利,孟子的“仁义礼智”的实质则是道德理性;墨子利用天导向了感性功利,孟子则利用天导向了道德理性,这些则是孟子与墨子不同、甚至互为相反的方面。当然,为了多角度说明天及其特征,孟子还讲“天在内”、“天在我”、“天在古”,这也值得关注。

这样,天与命关系不但涉及抽象的形式,也涉及实际的内容;不但是一种价值判断,也实际上决定了人们的现实行为方向。我们就可以说,在哲学范畴的发展上,孔子虽多少处理了天命,但天命基本上是作为整体而与人相对的;墨子分开了天与命、并加上了力,使得传统儒学讨论的天人关系变得丰富起来,不但要讨论天与人、还要讨论力与命的关系,儒学思想在以后(包括孟子)发展时也都要对力命关系进行继续思考。墨子区分天与命、力与命的思考融进了哲学继续发展的历史长河。孟子在形式上吸收了墨子对形而上之天的推崇和利用,而在内容上实质地改变了天的内涵和作用,从而使天也可以为孟子自己的思想体系进行服务。如果说墨子的狭隘经验论由于构造理论体系不足而不得不利用天的话,那么孟子的道德理性在与天建立联系方面则要容易许多、连贯许多;孟子利用形而上的天使得他先验的道德体系更为严密。如果说孔子的“知天命”体现了对于天命未进行深入思考、没有进行细致区别的话,那么墨子的区分天与命、讲天志而非命,则表明他对天与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墨子对比天与命、区别力与命,也基本上规定了人的努力方向;孟子区分天与命、利用天建立思想体系、要求人努力于天而不是努力于命,表现出对墨子相关思想的吸收和借鉴;孟子重新规定了天的内容是道德理性、而不是感性功利,则表现了他不同于墨家的典型儒学立场。这样在区分了天与命之后,孔子的“知天命”就变成了孟子的“知天”,这对于孟子建立精致的先验道德体系是很有帮助的。如此在天与命、力与命、内容与形式上,我们似不难得出儒墨之间既对立又相通、既批评又学习的复杂关系。

在这一问题上,孟子虽然的确没有亲口承认,但在天与命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把相关材料放在一起进行逻辑推演,得出孟子对墨子思想进行过学习、借鉴、调整应该是不困难的。对于儒墨是非(主要是孟墨是非),我们的确看到了孟子对墨子的猛烈批评、一再批评,但孟子是否对墨子曾经有过学习呢?如果有,是在哪个、哪些问题上进行过学习呢?这似乎是荒诞不经的问题、似乎是对孟子亚圣地位的某种亵渎。但如果平心静气、超越某一学派是是非非的特定立场而进入哲学立场,就会看到不但学派之间会互相批评、而且学派之间也会互相学习,如此得到的结论可能更合乎事实本身。(万光军)

下页:荀子“性恶论”及其产生的哲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