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教哲学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儒家教化理论的基础是人性论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何为人性?即人有不同于动物的文化心理结构。人有了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才产生了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意志和意识。人有其独特文化心理结构,这就是人性。中国古代社会关于人性有多种论述,如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等等。该书认为,人性可以经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同时著者还认为人性有同质性,即有超越时代与阶层的共同性。另外,人性也有差别性,差别性形成个性。

儒家教化的逻辑起点是人。认为若要引导人们,只能“按对人的方式”先理解人。这意味着人具有先天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于人类经过漫长岁月进化,通过人独特的脑髓系统,随着文化产生而形成的。文化的最初形式是语言和文字。人就是文化化的人,人与文化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人的基本本质的人。

儒家教化的核心观念是仁义。随着西周末年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孔子对“仁”的思想省察深思,把“仁”提升到哲学高度予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董仲舒又加入“信”,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与天地共长久的经常法则,号“五常之道”,是教化的基本观念。而“孝”也很重要。“五常”、“孝”等观念流传了几千年,今天依然是人们自觉践行的重要价值观念。

儒家教化的目标既有个体价值指向也有社会价值旨归。个体为重生、乐生,即对生命关爱、对生活热爱,提高生命价值;同时,个体自我追求善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守善去恶,止于至善。另外,儒家力倡荣生,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感召了代复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富强而努力奋斗,为民众利益而献身!而儒家教化社会价值旨归则为秩序与和谐。

下页:儒家义务伦理是其德性伦理与责任伦理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