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仁道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学而》篇论孝与道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汉书·艺文志》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故《论语》各篇次第及篇内各章先后,皆有其条理,而非杂乱无章之堆积,本文讨论正基于此预设。据此可断定,第一篇《学而》为《论语》大纲,孔子重要思想俱已提纲挈领地出现于本篇,则其中对道之论述,当有界定道之意义,最有助于理解道之大义。

“道”在《学而篇》出现五次,依次胪列如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道千乘之国”之“道”通“导”,“就有道而正焉”则在有道之后,故此两章可置而不论。余三章中之两章,孝、道同时出现,此当非偶然。

首先,有子“论孝悌”章,此为整部《论语》第二章,可见其重要。本章分两节,此处只讨论后一节,论仁与孝之关系。众所周知,孔子立教,以仁为中心。何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人何以至于仁?有子指出,孝悌为仁之本,由人对父母、兄弟的孝悌之情发育、扩充,即可至于普遍地仁民爱物。故有子说,孝悌是成人之道的生发点,仿佛树根,由此“上达”,即是成仁之道。没有孝悌,即无此仁道,人将无以“上达”。

其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章,注疏者对此历来多有争议,焦点在于“道”字为实抑或为虚。一种看法认为,“道”是虚字,何晏《论语注疏》、朱子《论语集注》即持此看法。如朱子注: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朱子所引尹、游二氏之意甚为明显,但朱子在他处也谓:“道,犹事也。言道者,尊父之词”。钱穆先生顺承此说:“道,犹事也。言道,尊父之辞。本章就父子言,则其道其事,皆家事也。如冠、婚、丧、祭之经费,婚姻戚故之馈问,饮食衣服之丰俭,岁时伏腊之常式,孝子不忍遽改其父生时之素风。”据此说,此句所谓道未必真是道,三年之所以无改,只是因为孝子有哀戚之情,不忍心于改。此正可见其孝。

但显然,若父之事不善,而子不改,则有害于家事、国政,夫子真会称赏这样的孝?故另有不少学者认为,此“道”应为实字,如汪中《述学·释三九》曰:“三年,言其久也。何以不改?为其为道也。若非其道,虽朝没而夕改可也。”刘开《论语补注》曰:“夫子不曰‘无改于父之行’而曰‘无改于父之道’,言道则非不善可知。既非不善,自不必急于更端。”对此章所有委屈求解之努力,“盖由看‘道’字不真,故疑而为曲解之耳。”据上述学者所论,子在父去世之后三年而无改者,父之道也。其隐含的意思当然是,父之所行若非道,子自当改之,而这无碍于孝。

后一解方合孝之大义。固然,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但为了防范盲从之弊,孔子又通过自言引发樊迟之问,并特意解释,此无违者,非无违于父命,而是无违于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事实上,儒家一向主张对父母之过,子当劝谏,故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孝经》说得更为明白: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门中,曾子为大孝,其论孝曰:“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礼记·祭义》)在曾子看来,子承担着引领父母入于道之大义。孔子称赏闵子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

据此可知,孔子不可能主张父所行非道而子不改方为孝。这不是孝,而是陷父于不义,实为大不孝也。故本章子于父没三年而不改者,不是一般的父之事,而是名副其实的父之道。孔子以为,父没,子续行父之道而不改,此即为孝。此意即明,至于父所行之非道者,无须论及。

若基于上文所说篇内各章次序本有条理之预设,这一点更为肯定:上一章记孔子关心政事,盖儒门视为政为行道天下之一途。孔子为政之道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次于本章者正为“有子曰礼之用”章,论礼之治理功用。在此两章之间,本章恰好解决礼之生成的问题。此处之父子当为治世之先后君子:父治理,必有所行事;父没,子观先父之行,确认其中可取法者,沿用不改,则其事成为治理之惯例,也即礼。由此,礼一代接着一代累积,则为下一章所说的“先王之道”。父之行成为礼之关键,正在子三年不改之孝。

由以上可知,孔子、儒门以为,道生于孝。个体成己安人之道及群体治理之道,均以孝生成。无孝,不可能有这两个道。然而,道何以生于孝?不能不追溯至人之本源,而文明对比有助于说明之。

下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