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书院的门口,挂着陈明自撰的一副对联,“翠湖有雨吟洙泗,云过西山诵舞雩”,“对仗不太工整,但确实是我心中所想要的境界。翠湖边,西山下,这是地望;洙泗、舞雩都是儒家符号。选择舞雩二字,一方面有对夫子‘吾与点’之境界的向往,表达的是我自己的个性气质,另一方面则是有对天之神圣性的信仰和崇敬”,陈明说。
陈明也把它当做是一种明志,他说“书院在宋以后繁荣起来,理学的色彩很重,像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就都有“学达性天”的匾额。天与性、与理结合没有错,但天本身实际是自足的,不能经由概念化去知解的”。书院中还有另外一副对联,“尊改良在启蒙救亡外,通经权于即用见体中”,即用见体是陈明提出的学术主张,在学界早被普遍认可,陈明说这也是他办书院的原则,“《原道》就是讲经世致用的,书院仍然这样追求。”
尽管儒学的生存状态在今天已然好转,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谈儒论道,其实还是很遥远的事情,陈明希望他的书院能够让儒学真正进入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说“对于书院的规划都是为了建立起儒家文化与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之间的联系。这方面我不乐观但也不悲观。现代社会是多元的,我只希望帮助儒家做到它能够也应该做到的份额。在这样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是开放的,调整好心态也许比做什么更重要。”
书院不大,但以一己之力维系,显然并非良策,但于陈明而言,坚持学术的纯洁,比什么都重要,“当年办《原道》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现在仍然以这种心态打底,能做多高做多高,能走多远走多远。我做了最坏打算,再不济做成朋友们周末聚会的休闲去处总可以吧?这不是低调,而是给自己鼓劲,一步步往前拱吧,你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