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仁道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仁义礼智根于心,谈先秦儒家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思孟学派的理论与孔子接近,但他们更加强调内在的仁对外在的礼的先在性和决定性。子思学派在《中庸》中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这里虽未明言仁礼关系,但是我们知道,和是与礼、外在、已发相对应,中则更多地与仁、内在、未发相对应,所以子思学派实际上是认为内在决定外在、仁决定礼。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认为,这是讲情感未发出时候的宁静状态,就是中。这是人的本性自然的内敛状态,所以是中、不偏不倚。而情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指情感发抒出后,能不乖戾、恰到好处,这就是和,是人的本性舒展后的状态。中的状态是根本,是天道贯注到人道后的人做事的根据,即“仁”。而和的状态是顺着本性发用而到达外物,因为它本于天所以自然无所不通,因此是真正的“不可须臾离也”的道路,即“礼”。因此,人若能致中和,就等于实现了天赋予人的本性,人就安立在天地间正确的位置,此所以“天地位焉”;而人以中和应万物,则万物亦得到恰当对待,此所以“万物育焉”。可见,中为和之本,即仁为礼之本,中、和即仁、礼两者共同作用,则人可以实现致中和的中庸。

在郭店楚简《五行》篇中,礼得到进一步的内在化处理。“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德之行”和“行”的划分表明,只有形于内的德行才是真正具有道德价值意义的,因此有道德价值意义的礼也必须形于内,也就是以内在的心性为基础。那么礼的内在心性基础是什么?《五行》篇指出,“行而敬之,礼也”,即敬是礼的内在价值来源。若要再追问敬从哪里来,则“仁,义礼所由生也”,所以归根到底仁才是礼的基础和发源。这当然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在孟子那里,礼更进一步往内收,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以四端之心来涵摄礼,另一方面以人伦的观念来融摄礼。对于前者,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礼的根本是辞让之心,人的辞让之心向外发出乃形成了礼。因此礼并不是外在的,它实际上是人的自然而然的心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礼也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这样,较之于孔子的仁礼之内外关系,孟子进一步将礼彻底涵摄于心中。

正因为礼涵摄在良知本心中,所以它的发用并不外在于人的生活,而在人的伦理生活,即所谓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是传统最重要的五种社会关系以及在其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换言之,这就是最基础的礼,而这五种礼的背后都有着强烈的内在资源。“父子有亲”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要亲密。人出生后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自身与父母的关系,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因此儒家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称为天伦,列为五伦之首。父母与子女血脉相连,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关系都亲密。但由于人的自我的膨胀和对私利的疯狂追求,有时竟会做出不顾父母的事情。所以,孟子强调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更加珍贵,父母要关心爱护子女,子女则必须孝敬父母。“君臣有义”是指君主与臣下之间应该讲道义。在他们之间,义是行为的准则。如果领导者不义,那么他就丧失了领导的资格;如果被领导者不义,那么他就应该受到处罚。“夫妇有别”数指丈夫和妻子应该有所区别。丈夫要遵循作为丈夫的伦理规范,妻子要遵循作为妻子的伦理规范,因为丈夫和妻子的义务不同,所以要有别。“长幼有序”是指长辈与晚辈之间应该有秩序,即要重视社会上不同年龄层的差等关系及相关秩序问题。孟子在这里其实强调的是长辈要爱护晚辈,晚辈要恭敬长辈,这样不同的人群之间既有秩序可循,就能融洽相处。“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应该有信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而相互信任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五种伦常关系都是既有内在心性基础即四端之心,又有外在仪文表现即礼。其中,作为根本的是内在的心性基础。孟子指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所谓“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表明仁固然是内在的,礼也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所以在道德修养中,仁礼可以共同滋养人的本心,使人的四端之心进一步发出为符合人伦规范的行为。

可以说,孔子仁礼并重但以仁为本的内在化倾向,经过孔门弟子、子思、孟子的发展后,成为儒者普遍对仁礼之辨的一个基本看法,这也成为后世的主流。不过,荀子对这一看法有不同的意见,他更加看重礼。

下页: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