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仁道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从“恻隐之心”到“万物一体”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孟子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四端”。他认为人有“恻隐之心”,比如,当一个人看到小孩落井,会感到难过。现代的心理学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人与人之间有社会感情。先秦儒学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了宋明理学,这种关系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是扩展到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甚至人与非生命物体。比如我最欣赏的哲学家王阳明,他在《大学问》中也谈到了孟子的思想,但他也谈到,这种难过的感觉不仅仅是人对人,人对花草树木同样也有这样的感受。他同时也指出,对不同事物的感受是有区别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强,特别是对熟悉的亲朋好友的感受比对陌生人的更强,对动物的次之,对植物的可能更次之,对非生命物体的最弱。

王阳明用这个来描写“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但是每一部分的价值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会牺牲某一部分的价值来维护更重要部分的价值,例如,在受到袭击时,会用手去挡,以护住头部。在现代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总之,儒家在谈到万事万物时,是将之作为一个共同体来看,而且不仅谈到思想,还谈到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也包含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就具体应用而言,儒家在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哲学界其他一些说法不一样。哲学界里有环保思想,但是其理论基础略显不足,很多研究环保思想的哲学家提出的论点有点走极端,一部分人指出,只有人才具有道德地位、有价值,其他所有东西都应该为人服务、被人使用。

但是,这样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尊重环境、尊重动物。他们或许会说,为了人的健康,要尊重环境等,然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也有人强调万物平等,认为什么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没有区别,人在万物面前没有什么特殊,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他们的立场是彻底反对以人为中心的观点。这个也走极端,太偏颇了。儒家的看法则介于两者之间,即很好地解释了人与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承认了不同事物的价值,同时又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和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安靖如)

下页:道与仁的本质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