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第十四 < 论语讲要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贤者辟世,辟地,辟色,辟言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李炳南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辟同避。回避,或避去之义。

贤者次于圣人,贤人在乱世,不作官,不要名,言语行为一切谨慎,避免灾难,这就是贤者辟世。皇疏引坤文言‘天地闭,贤人隐’,解释此句。天地闭,就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贤人无处可避,只好在人群中藏身逃名。次一等的人,不辟世,但不居乱邦,能够择地而处,这叫做辟地。再次一等者,不知辟地。但能观察君主的颜色,而决定去就。例如醴酒不设,即知礼数已疏,态度已变。必须决定辞去。这叫做辟色。再次一等者,能以辟言。听到君主不善的言辞,即决定辞去。

作者七人,包注:‘作,为也。为之者,凡七人。’长沮、桀溺等七人,都是隐士,古注所说七人不相同,不必详考。

【蕅益论语点睛补注】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程子曰。四者非有优劣。所遇不同耳。

【补注】辟世。谓在世而出世。辟地。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辟色。谓同居一地。而不相见。辟言。谓常常相见。而不与之言。若圣人则自他不二。无能辟所辟。故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下页:知其不可为而仍为之,晨门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