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陆象山、王阳明置于一起来讨论,乃是此二人之立论直承于孟子之心学而来。对陆象山来说,心即是理,本心乃是一切实践之立论基础,如其云: 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拾遗.学问求放心)格物者,格此(心)者。(语录)学者须是打迭田地净洁,然后令他奋发植立。若因地不净洁,则奋发植立不得,……因地不净洁亦读书不得。(语录)学苟知本,六经皆我脚注。(语录)
王阳明的修学历程,是依朱熹格物穷理的方法,“格竹子七日,劳神成疾”,而后“在夷中三年,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所以,阳明认为格物在于格心,而非指格事事物物,能尽此心,即是格物,故对朱熹之格物加以批评之,如其云: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传习录)阳明除了批判朱子外,还将自己的主张与孟子结合起来,如其云: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由此可知,阳明和象山、孟子一样,皆是以主体来立儒家伦理。不只如此,阳明甚至说: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岂为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至此,儒家伦理的主体性可说发挥至极。(陈英善)
|